从“一粒米”感受文化中国
“一粒米”的前世今生,凝结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汗水,映照着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铭刻下中华文明奔腾向前的壮阔画卷
稻米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天,稻米仍是全世界的主要食物之一。我国的稻作农业起源很早,米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塑造了今天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惯,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气质。从6月17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重点项目、大型美食文化探寻节目《中国米食大会》在央视财经频道黄金档播出,透过“一粒米”感受中国文化的厚重与绵长,为观众奉上高质量的文化大餐。
中国稻作农业发展历史悠久。200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此后陆续发现了1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充分证明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经过漫长历史演变,我国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稻作农业体系,包括水田耕种技术、节气和历法、谷物加工方式和蒸煮粒食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
与稻作农业息息相关的米食文化传承至今,在不同地区发展出不同样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浙江,从融合山海之味的海鲜米豆腐,到传统美食慈城年糕、湖州粽子、梁弄大糕,再到甜苦相依的创新食品咖啡汤圆,米香一如既往,形态千变万化;在广东,人们既喜爱非遗美食禾秆冚珍珠、风味美食“粥底打边炉”,也对“薄如蝉翼、纯白若雪”、米香浓郁的陈村粉钟爱有加;在湖南,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土家糍粑广受欢迎;在云南,种类繁多、口味各异的米线令人目不暇接;在海南,气鼓鱼粥、港门酸粉、山兰米酒、凤梨海鲜炒饭等特色美食吸引无数食客前来品尝……具有悠久历史的米食文化,发展到当代依然充满活力,成为中华文化创造力的一个生动注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稻作农业的发展成熟,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古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助力我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世界近1/5人口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今天的中国,从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开展“光盘行动”,在全社会营造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一系列有效举措,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一粒米”的前世今生,凝结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汗水,映照着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铭刻下中华文明奔腾向前的壮阔画卷。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在接续奋斗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高级编辑王永利)
《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5日 05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快讯!韩国国会通过总统尹锡悦弹劾动议案
- 新国标实施一周年 中国婴配乳粉注册工作取得成效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助推科技援疆 葡萄全产业链高峰论坛在天津举办
- 年度长图回顾:从地面10米到太空,感受中国人的浪漫
- 中消协点名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
- 外贸区域结构优化 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保持领跑态势
- 令人头疼的瘙痒之谜解开
- 第二批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做法发布
- 胡塞武装发射导弹击中一艘美国船只 美军已确认
- 中国烹饪协会:前三季度餐饮消费持续恢复
- 重视防治骨质疏松
- 辽宁省下达34.5亿元资金支持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 日生产60吨,这个“月饼村”为啥火了?
- 塞尔维亚议会通过新一届政府名单 武切维奇出任塞新总理
- 击败“中年发福”的诀窍
- 全国首个 “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在湖南株洲常态化运营
- 《特别301报告》实质是美霸权工具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左云:“电力医生”烈日“问诊” 护航农村电网用电安全
- (新春走基层)从贺年小吃寻找老广味道:闻到煎堆的香味 岭南人的年就近了
- 热门推荐
-
- 2024全国民歌展演活动在陕西榆林启幕
- 黄山市官方赴吉林长春推介“最美秋色”
- 北京:酒店电竞房严禁接待未成年人
- “百年国漫馆”广东东莞正式开馆
- 四川兴文县地震:748间房屋受损 宜宾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 (新春走基层)“非遗集市”亮相上海浦东 年轻人传承“浓浓年味”
- “老公姐”陈丽君邀游客“五一”杭州City Walk 寻“杭州之光”
- “齐心奋进新时代”科技馆奇妙夜活动在北京举办 杨利伟等参加
-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当今世界需要和合文化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修水解锁农业发展新模式 助力农户喜增收
- 百洁布蛋糕火了 网友:隔着屏幕都闻到一股洗洁精味
- 广西多民族聚居区推种“东方橄榄” 民众齐聚种新苗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
- 河北承德:金山岭长城第十二届杏花节开幕 逾2万名游客共赴春日花约
- 疑似周海媚抢救病历流出 律师:若属实家属可控告
- 返程高峰浙江暖意十足 大部地区下周或破2月高温纪录
- 华裔青少年走进金泽古镇:一舟一桨,摇的都是上海故事
- “卡努”即将登陆韩国 多地出现强风降雨
- 行走的中国“种草官” 马来西亚女孩林芊吟的中国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