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头琴遇到萨克斯 《人民就是江山》主题音乐会唱响时代“新”声
《人民就是江山》主题音乐会现场。 中国广播艺术团供图
7月2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中国广播艺术团承办的《人民就是江山》——唱响新时代大型主题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作为2023第四届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季的首场演出,音乐会以波澜壮阔的交响乐语汇,创新融合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合唱、朗诵等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特别的听觉盛宴。
演出结束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刘学俊和中国广播艺术团副团长张高翔接受《中国新闻》报采访,分享这场主题音乐会背后的创作故事。
“和而不同” 中西乐器共奏《家园》
当四位乐手带着马头琴、古典吉他、萨克斯风和手风琴走入音乐厅时,场内响起了一阵惊叹声,观众似乎对这几样乐器同时出现在交响乐舞台上感到惊讶。
就位后,身着蒙古族服饰的马头琴演奏家朝克吉勒图向乐团指挥范焘点头示意,范焘随即挥舞起手中的指挥棒。在四位乐手和中国电影乐团的演绎下,表达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的交响乐曲《家园》,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中完成了首演。
《家园》由中国广播艺术团青年作曲家张诗乐创作,不同地域文化、不同音乐色彩的中西方乐器进行了激情碰撞和对话,展现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这首乐曲也是中国广播艺术团献给党的102岁生日“礼物”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艺术种类多样化的国家级艺术院团,这次我们将交响乐、声乐、合唱、民歌、戏曲、朗诵等艺术形式进行了充分融合,为大家打造了一场特别的音乐会。”本场音乐会出品人刘学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整场演出共有六个篇章,除了序曲和尾声外,四个主题篇章分别为“领航中国”“百年风华”“人民江山”“锦绣华章”。其中有家喻户晓的红色歌曲,也有创新编排的时代旋律。在选曲、编曲和演奏环节,中国广播艺术团花了不少心思。
民乐“点描” 表达中国音乐独特性
在“百年风华”单元中,《映山红》《十送红军》《万泉河水》《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四首红歌以联唱方式呈现,歌唱家们基于不同唱法对几首经典进行诠释,而琵琶、笛子的加入,更为其增添了别样的民族色彩。
“这四首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历史故事。”张高翔介绍。
张高翔是这场音乐会的总导演。在谈到琵琶、笛子的运用时,他解释道:“相较于庞大的交响乐团,民族乐器的加入是一种点描,能够更好地渲染民族色彩,表达我们音乐的独特性”。
张高翔认为,中华民族音乐百花齐放,民歌、戏曲等都是中国音乐的独特元素。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创新发展的民族乐器,自带中华文化的底蕴。
除了民族乐器,本场音乐会还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另一张名片——京剧。
“提起‘现代京剧’和‘中国共产党’两个关键词时,我们首先能想到什么?”张高翔说,“大多数人的答案一定都是《智取威虎山》”。
音乐会上半场最后一个节目京胡与乐队《赤胆忠心》选自现代京剧名作《智取威虎山》选段,由作曲家吴华、马骏改编创作。当胡琴演奏家姜克美和张旭光出现在舞台上时,观众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京胡和京二胡加入演奏的欣喜。
谈及作曲家创新改编这个家喻户晓的唱段时,张高翔说,继承和发展是民族音乐创作永恒的主题。“作曲家在继承京剧风骨神韵的基础上,在京胡演奏技巧的运用上作了大胆的拓展,再加上曲式结构的扩充重塑,让整个节目的音乐语言都有了很大的创新。”
旧词新唱,旧曲新弹,艺术家们的大胆创新赋予了经典作品更强的生命力。
京剧表演艺术家张馨月、傅希如对京剧戏歌《中华》的诠释,则展现了传统京剧声腔和现代音乐语汇的融合。这部以京剧音乐为元素,将歌曲结构与京剧板腔相结合的作品,通过交响音乐与京剧重唱、合唱的共同表现,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特色。
老曲新编 “喜讯”唱出民族团结
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在本场音乐会上以交响合唱的形式亮相。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演奏还由词作家王晓岭、作曲家胡廷江基于原曲创作了《边寨喜讯到北京》。
“以前只有北京的喜讯传到边寨,而现在边寨地区脱贫致富的喜讯也传到了北京。”张高翔介绍,这首乐曲表达了边疆人民对生活越来越好的喜悦之情,从而展现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
热情奔放的曲调,铿锵明快的伴奏,成人合唱和童声合唱“你来我往”的对唱,观众可从中窥得一些少数民族山歌的影子。
身着苗族服装的演奏者王小妹用芦笙吹响的一段间奏更是整首曲目的“点睛之笔”。表演到兴起时,她起身跳了一小段芦笙舞。在欢快的氛围中,现场观众仿佛被艺术家带到了千里之外的边寨,和那些在山野间吹响芦笙的苗族少男少女们一起纵情歌唱,载歌载舞。
中国广播艺术团在为观众呈现一场纯粹又别致的音乐盛会的同时,也尝试以经典旋律去发掘音乐与当下时代的情感与价值共振点。
在刘学俊看来,一场音乐会想要打动观众,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优秀的音乐作品,二是表演者对作品的深情诠释与精湛表达。他说:“作为国家大型艺术院团,中国广播艺术团应该拥有这种担当。在打造大的文化IP,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我们还要非常接地气,给老百姓送去好的文化作品。”
本场音乐会在全场合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落下帷幕,而“2023第四届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季”才刚刚开始。据悉,原创歌剧《莫高窟》音乐会、《桃李芬芳》专场音乐会、《新相声作品晚会》及《群星荟萃》相声专场晚会将在8月至10月陆续登场。(完)
(《中国新闻》报记者李腾飞 作者尹李梅 报道)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印尼中资企业向雅加达孤儿院捐赠
- “老区”与“湾区”的双向奔赴 内陆省份江西何以深度融湾?
- 三星中国Galaxy Z系列新品接入豆包大模型
- 美对多家中国实体实施出口管制制裁 商务部:强烈不满 坚决反对
- 菲律宾警方逮捕6名涉毒人员 缴获150万比索非法毒品
- 夏季达沃斯论坛嘉宾代表陆续入境抵达辽宁大连
- 报告:十年来“一带一路”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升至34.3%
- (聚焦海峡论坛)南岛语族文化学术论坛在福建平潭举行
- 中欧班列(成都-俄罗斯)蓉欧速达班列首发
- 暑期文旅消费亮点纷呈 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
- 31省份6月CPI出炉:17地物价降了!有你家乡吗
- “千年药乡”甘肃“量质并举”促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科普中国创作大会暨2022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西安开幕
- 7月中国PPI同环比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 热评:如何看“国产羽绒服卖到7000元”这个话题?
- 国家发改委:已启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修订工作
- 重庆有声阅读大赛收官 超10万人以“有声”品“书香”
- 机关大院停车场、食堂对外开放,“花式宠客”何以赢得点赞?
- 万开达高速公路漆树梁大桥贯通
- “全球感知运河”研学活动在江苏扬州结营:探索中国丰富而多样的运河文化
- 热门推荐
-
- 江西高速首个车流量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投入使用
- (经济观察)重庆柑橘出三峡 出口猛增且各“橙”特色
- 深观察丨“对于经济大国来说,发动全球贸易战是非常糟糕的选择”
- 兰南高速一车辆自燃起火 消防紧急扑救
- 《云南省中医药条例》修订出台 7月1日起施行
- 中新健康|云南食管癌患者借助“双镜合璧”未开胸获救治
- 期末考、招聘考号称花钱能得高分,助考乱象如何整治?
- 巴基斯坦“读懂中国”论坛理事长:全世界都在用“中国制造”
- 云南镇雄县凉水村山体滑坡救援:搜寻出1名被困人员
- 海南解除台风四级预警 台风“泰利”减弱为热带风暴
- 吃碘盐导致甲状腺癌多发?没证据
- 浙江文旅观察:烟火气腾飞,文旅业好日子来了吗?
- 共和国故事|探寻75年来“人民广场”上的生活脉动
- 首届福州地区大学城文化艺术节举行 13所高校学生大合唱汇演
- 四川古蔺至贵州金沙高速公路赤水河特大桥成功合龙
- 新疆阿合奇县震区安置点民众生活有保障
- “朋友圈”越来越大 “一带一路”税收合作坚实有力
- 我国首艘江海全域、冬夏全季LNG运输加注船成功交付
- 面包报损率超50%,为何美味终结于垃圾桶?
- 字节跳动捐赠500万元,支援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