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求变焕发非遗活力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关注焦点之一。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面对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变化,许多非遗项目存续的环境发生了改变,正是由于非遗传承人涵养时代精神,守正创新、活态传承,才得以让古老的非遗焕发出新活力。
但也要看到,非遗传承还面临一些问题。例如,有的非遗传统技艺创新不足,有的非遗技艺后继乏人。这就需要非遗传承人承担起非遗延续与发展的重任,不忘初心、坚守匠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在非遗传承与保护中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融入美学艺术、科技应用等新元素,不断创新求变,让收藏在博物馆、散落在民间的非遗项目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当前,随着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非遗+景区、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等“非遗+”模式在各地方兴未艾。非遗传承人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掌握更多的非遗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各种融媒体平台推广传播非遗文化,探索更多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路径,讲好非遗精彩故事,展现其当代价值。
非遗源于生产生活,也必将归于生产生活。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仅仅依靠少数人是不够的,期待在非遗传承人的大力传播下,吸引更多人了解非遗、喜爱非遗、保护非遗,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共同守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3名摄影师荣获中国自然摄影界“奥斯卡”大奖
- 2025年广东将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00万亩
- 诗意“重现”苏轼一生 中国传统文化数字艺术展在京开幕
- 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会 第六届进博会布展工作全部完成
- 立足产业优势走差异化道路——专家共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外国观众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窗口”
-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海上风电场完成吊装
- 背景调查愈加普遍 用人单位调查求职者背景的边界在哪里
- “双宝”守护者薛康:探索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的创新表达
- 北美票房:《魔法坏女巫》(Wicked)首映雄霸榜首
- 国际商会秘书长:打造“共赢链” 中国市场始终对全球企业具有吸引力 | 世界观
- 诺奖得主杰弗里·辛顿:担忧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教父”
- 古文化街为啥年轻人也爱逛?
- 上海将多措并举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 内蒙古警方破获特大网络组织淫秽表演案
- 福建龙岩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 外媒:缅甸仰光发生沉船事故 8人失踪
- 石头科技升级经营思路,以长期主义布局新十年
- 近期小龙虾需求降低 价格指数小幅回落
- 中国官方将在五方面发力 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
- 热门推荐
-
- 江苏南通天星湖中学举办生涯规划周 助力学生科学规划未来
- 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中国旅游市场吸引世界目光 | 世界观
- 线上直播带货线下海外租仓 山东荣成房车出口旺
- 浙江高校研究团队发现两个昆虫新物种
-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3月1日起正式实施
- 《咏春》伦敦迎200场演出纪念 业界高度评价
- 构筑“强磁场”引得“凤凰来” 一个山区县的突围破局
- 云南昆明菜市、咖啡集市成新晋旅游打卡点
- 辽宁省:以更强信心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深化国企改革
- 第二届福州地区大学城文化艺术节开幕 促两岸交流融合
- 保加利亚议会同意解除对乌克兰谷物的进口禁令
- 中新健康丨国办:推进居民医保缴费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
- 开学季加剧压力 南非交通事故频发多人死亡
- 中国央行调查:二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30.9%,同比升4.3个百分点
- 中国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持续遏制“天价”月饼
- 国际交流员中国研习:甘肃“好City”,愿搭桥梁促发展
- 江西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可达35~36℃
- 我国对外资产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
- 巴西校园13岁少年行凶致一死五伤
- 长征故事 | 红军将士爬雪山,路上靠什么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