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在长春“触摸”宋文化:雅致古风让人着迷
米拉(左二)和她的异国好友们在吉林长春体验了一次宋代“四艺”。 张瑶 摄
中新网长春4月20日电 (谭伟旗)描眉打鬓、换上修身适体的宋服,来自俄罗斯的米拉微笑着对着镜子作了一个揖。
20日,时值中国农历谷雨节气,“联合国中文日”如期而至,米拉和她的异国好友们在吉林长春体验了一次宋代“四艺”。其间,这群“中国迷”深深沉醉于中国古人雅致的生活情趣之中。
这场名为“匠人·匠心·匠能——中国传统技艺体验”的活动,由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吉林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东北基地联合举办,吸引众多在吉林大学就读的中外学生参与。
在中国的历史上,宋代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誉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点茶、焚香、挂画、插花被宋人合称为“四艺”,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乃雅致生活的集中体现。
放入茶粉,汤瓶注水,调制茶膏……在袅袅余香中,米拉沉浸式体验了一回宋代点茶技艺。点茶法是中国古代茶艺的重要代表,对日本的抹茶道亦有重要影响。
米拉来中国学习已有7年了,现是吉林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一名博士生。“我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茶文化。”米拉笑着说,作为一名资深“茶友”,她喝茶的习惯已经保持了20年,可谓“未到中国便知其味”。
这位俄罗斯姑娘坦言,这次体验宋代点茶技艺的机会殊为难得,让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了。
在古画屏风、香台几案前,各国留学生赏画、焚香、制作团扇,在淡雅清逸的空间中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距今千年的中国古时。
“这个有趣的体验活动,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更多兴趣。”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胡天美说,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虽然已经在中国学习生活了10年,但依然需要更多时间去探索、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金色岁月 农情相伴 农业银行推出“农银养老”服务品牌
-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确诊癌症
- 新疆阿尔金山迎降雪
- 国风音乐如何守正创新?从传统萃取养分,在现代融入多元
- 美国西部经历创纪录高温 部分地区将超过43摄氏度
- 突发!印度一制药厂发生爆炸 已致17死数十伤
- 辽宁推进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 福建举办“文艺两新”艺术家寿山石雕刻作品展“艺赞新时代”
- 第八届印尼中国出口品牌联展开幕
- 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平稳增长
- “云南舞蹈大家跳”走进玉溪 精彩纷呈展魅力
- 带状疱疹怎么预防?专家:对于老年人,预防接种尤为必要
- 第二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北京专场举行
- 甘肃中药材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达11个
- 金融高管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拓展空间 守住底线
- 暴雨黄色预警:8省区市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 青海代表团赴泰参加澜湄合作与绿色发展交流汇
- 【中国有约】外籍博主打卡龟兹小巷 感受南疆别样风情
- 云南已有2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 宠物随行 年轻人有了“新驴友”
- 热门推荐
-
- 探索风险巨大 人类为何对月球南极如此着迷?
- 吉林白山“水上警务室”实现水上事水上解
-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回应T+0、印花税等多个热点问题
- 交通运输部:各货运平台已下调抽成比例或会员费上限
- 山西冬季迎峰保供 一重点工程投运
- 解密“中国画虎第一村”
- 畅享假期时光 全国方特主题乐园推多款“五一”假日活动
- 川航回应3U8925航班备降桂林
- 瑞幸成为中国首家“万店”规模连锁咖啡品牌 开启高品质咖啡9.9元时代
- 山西对尾矿库开展“体检式”精查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 黄海海域发生4.4级地震 辽宁山东震感明显
- 围绕四大行动 推动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
- (乡村行·看振兴)持续深化林改 福建沙县促高质量发展
- (乡村行·看振兴)小酸枣大产业 科技助力山西临县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 沈阳市与华东政法大学开展战略合作 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 第六届进博会闭幕 上海青浦服务保障有何新亮点?
- 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3死3伤
- 最新民调:80%美国人认为债务违约将重创美国经济 两党都挨批
- 文化观察:从丽水到全国,“村晚”何以“四十不惑”?
- 第十届四川农博会在蓉开幕 首次邀请欧洲国家担任主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