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黄婉秋!“刘三姐”是刻进她生命里的名字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王诗尧)3月4日,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婉秋去世,享年80岁。
黄婉秋祖籍广东梅县,1943年生于广西桂林市,13岁考入桂林市桂剧团,从此踏上艺术演艺生涯。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火遍海内外,也让黄婉秋的名字家喻户晓。
据《红星新闻》报道,21日傍晚,著名戏剧家魏明伦在其朋友圈转发了黄婉秋的“一生最后一次的微信”,并在留言中注明:刘三姐黄婉秋病危弥留。
在生命的尽头回首一生,黄婉秋仍心系“刘三姐”文化,为宣传家乡广西桂林发挥着自己最后的一点余热。
她让“刘三姐”的形象具化
刘三姐到底长啥样?丹凤眼、鹅蛋脸,头戴彩花、身着彩衣,如画般的桂林美景中,响彻着她清脆的歌喉……几十年来,人们的脑中只留下电影《刘三姐》中青年黄婉秋的形象。
其实,刘三姐并非一个具体的真实人物。“刘三姐”的故事早在宋人笔记里就出现了,她是广西一带民间传说中的美丽女子,因擅长编唱山歌而被奉为“歌神”或“歌仙”。在壮族祖先布洛陀史诗中,也曾有“僚三姐造歌”的记载。
千百年来,各种传说让“刘三姐”名传四方,而彩调剧、电影、舞剧等以“刘三姐”为题材的上百种文艺作品,则将她从传说带到人间。
这些作品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电影《刘三姐》。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赴广西拍摄电影《刘三姐》,这部电影由苏里导演、乔羽编剧、雷振邦作曲。
当时剧组在广西遴选演员时,17岁的黄婉秋因为年龄太小,起初并没有进入刘三姐的候选人名单,而是饰演“小舟妹”一角。
电影开始试拍时,刘三姐由比她年长的4位演员试拍。然而不管轮到谁拍戏,黄婉秋总是聚精会神地守在摄影机旁,不错过任何的学习机会。
当领导看完样片后提出,能否挑选一个更理想、更适合演刘三姐的演员。苏里导演说:“我看这个小舟妹就不错。”就这样,上级部门和剧组经过慎重考虑,几经调整,最终决定由黄婉秋扮演“刘三姐”。
一个角色影响一生
其实除了演《刘三姐》,黄婉秋还先后主演了《白毛女》《迎春花》《农奴戟》《收租院》《江姐》《洪湖赤卫队》《杨开慧》《不准出生的人》等,既有歌剧,又有桂剧,还有话剧。但黄婉秋觉得她演得真正成功的只有《刘三姐》。
也曾有人问黄婉秋为什么不拍新片子了,她的回答清醒且干脆:“我觉得再也拍不出像‘刘三姐’这样经典的角色了,我知道这是我艺术的顶峰,所以我格外珍惜!”
往后,黄婉秋便用一生的时间专注于传承“刘三姐”文化。她创办了刘三姐艺术团,参与投资建设刘三姐景观园,重新编排打造大型民族歌舞剧《歌仙刘三姐》,创新打造“全息魔幻音乐剧”《遇见刘三姐》等等。
同时,黄婉秋还竭力培养“刘三姐”接班人,将女儿、外孙女带上舞台。“我们家是祖孙三代‘刘三姐’,同台唱山歌。”
黄婉秋的女儿何雁云,担任歌舞剧《歌仙刘三姐》主演十余年,如今在桂林市群众艺术馆,从事刘三姐文化传播工作。外孙女黎玥杉5岁半就开始登台演出,现在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表演专业的一名学生。
将中国山歌带向世界
作为中国电影中影响最大、最久远的银幕形象之一,《刘三姐》不仅成为当时拷贝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电影,还走出国门在欧美、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上映,仅在新加坡一地,就创造了连续两次各上映120天的电影放映纪录。影片风靡至东南亚时,在马来西亚被评选为“世界十佳影片”。
改革开放后,黄婉秋曾远赴东南亚、欧洲等地演出,把“刘三姐”形象与中国山歌带给那里的观众。音乐无国界,《刘三姐》让许多不懂汉语的外国人,也喜欢上了中国的山歌。黄婉秋说:“这印证了一句话,对于艺术来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优秀的民族艺术,必然能够引起世界的共鸣。”
时代前进了,艺术也要与时俱进。黄婉秋深知一个时代的艺术有一个时代的风貌,近年来她致力于打造符合年轻一代文化需求的文艺作品,因此“全息魔幻音乐剧”《遇见刘三姐》应运而生。而这种全新方式传承的“刘三姐”文化,也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
2022年,高龄79岁的黄婉秋仍活跃在宣传《遇见刘三姐》的第一线。她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只要我还有心力,即便老了上不了台了,也会继续尽心出力将‘刘三姐’文化传承下去。”(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靳飞:地方文艺院团借直播探索新的表演艺术市场
- 唢呐声声尽展民俗乡韵 沈阳百年造化大集火爆开启年货节
- 森林里的“最美巡护人”: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
- 江苏南通警方集中销毁非法枪爆物品
- 工信部:1—2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923亿元 同比增长4.3%
- 云南构建低空产业生态链 签订13项合作项目
- 早期胃癌有了分子影像检测新法
- 我国制造业企业首次突破600万家,三个积极趋势值得关注——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①
- 面对考前焦虑家长、考生怎么办
- 专家:我国逐步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甲烷控排框架
- 国庆7天小客车高速路免费通行 北京公交地铁增加节日运力
- 诺和诺德在天津启动无菌制剂扩建项目 投资约40亿元
- 出入境“双向奔赴”、长线游成“新宠”……国庆假期出行“火热”
- 喧嚣过后云健身热陷入冷思考 不是谁都能跳《本草纲目》
- 第三届赣南脐橙国际博览会开幕 签约项目投资额36.35亿元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建议:择机降准降息
- 第七届京津冀鲁辽油画作品邀请展在天津开幕 百余幅作品展现“环渤海风采”
- 从”黑科技”到”人文景观”,自动驾驶成为武汉城市新名片
- 江苏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
- 粤剧《抉择》首场巡演在广州举行
- 热门推荐
-
- 上海召开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座谈会
- 刘烈宏履新,国家数据局迎来首任局长
- 民营经济大市泉州开启工业旅游消费季
- (经济观察)全球钢铁业如何脱碳前行?
- 和评理 | 深化中国东盟合作 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 7月17日央行开展27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肺腺癌上热搜 专家释疑:“零期”阶段,手术切除可彻底治愈
- 三亚机场1月27日旅客吞吐量85002人次 创通航以来单日旅客吞吐量历史记录
- 两部门发文细化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 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电池工厂发生火灾 或造成多人伤亡
- 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落幕
- 16项举措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 “小挣青年”的努力值得珍视和善待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正式揭牌
- 国铁南宁局受台风影响动车全部恢复运行
- 云中锦书|弗农·姆旺加:推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我外交生涯的重大成就
- 这就是天水!
- “电信网络诈骗是这片土壤新的变量”
- 内蒙古赤峰一车辆连撞多人致9人受伤 司机已被抓获
- 新闻1+1丨外国人入境游 上半年为何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