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剧里的悠长岁月
文本刊特约撰稿 汪荣
2023年的第一季度,中国的电视荧幕上好戏不断。在反黑刑侦剧《狂飙》和科幻剧《三体》之后,电视剧《我们的日子》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该剧由王雷、刘畅、傅子恩联合执导,主要演员包括李小冉、李乃文、宋春丽等。该剧以东北地区一个机械厂里三个家庭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家庭史的讲述,展开了一幅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生活的画卷。
《我们的日子》是一部年代剧,也是继去年《人世间》大热之后又一部同类型的剧集。该剧以时代感见长,让观众看到了悠长岁月里的时代变迁和历史流动。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再现和重构,该剧唤起了不同时代观众的情感共鸣,成为一部备受关注的现象级电视剧。
当代历史与怀旧情愫
在电视剧的类型上,《我们的日子》属于年代剧。关于“年代剧”的定义,虽然各有说法,但是该类型电视剧主要讲述主角在历史过程中的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历史。年代剧通过对历史的回溯,用人物命运的沉浮和家族的兴衰来展示国家发展的脉络。因此,年代剧具有以小见大、知微见著的特点,带有浓厚的国族寓言意味。
《我们的日子》主要讲述的是三个家庭的故事。在改革开放初期,东北的闳光机械厂家属院里住着三个不同的家庭。王宪平和刘淑霞性格迥异,男的是军人出身,女的充满了文艺气息。东方玉树和傅莹,一个温吞细腻,另一个心直口快。杨大山和方慧夫妻的恩爱羡煞旁人。这三组夫妻的相处模式完全不同,彼此之间参差对照。非常巧合的是,三个家庭在同一天、同一间产房里诞下了小孩:王雪花、东方宏及杨思宇。随后,故事在父母一代的争吵与和解以及子女一代的成长和情感纠葛中徐徐展开。
有意思的是,该剧中宏观的历史叙事是在私人化的视角中完成的。《我们的日子》里叙事者是王雪花,她是王宪平和刘淑霞的女儿。王雪花的讲述充满怀旧情愫,通过这个“80后”的叙事视角,父母爱情、家庭生活和家族史被展示出来。毫无疑问,剧中几个家庭的生活变迁,象征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脉络。
这正是典型年代剧的叙事模式。我们可以拿《人世间》来与《我们的日子》进行比较。这两部剧都属于年代剧,它们都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东北地区的集体工厂里和地方街道上,并以家庭的离合聚散作为故事讲述的内容。只不过《人世间》呈现的历史脉络更加漫长,而《我们的日子》是从改革开放初期讲起的。
家庭生活和人间烟火
在《我们的日子》中,家庭生活和父母子女的关系是故事的核心。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剧归根结底是 “家庭伦理”的故事。《我们的日子》记录了三个家庭中鸡零狗碎、你打我闹的日常生活,更展示了他们的悲欢喜乐,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
这里的“人间烟火”,来自该剧对家庭生活细节的展示和对人物形象的深度刻画。在电视剧的开端处主要有两个主要事件:一个是三个家庭在同一天生小孩,一个是王宪平和杨大山争当厂里的保卫科科长。电视剧主创对两个事件进行了戏剧化处理,让剧情更加集中,也让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得以展露。同样是生孩子——当王宪平看到妻子刘淑霞生第二胎难产时的痛苦,他主动提出再也不生了,这体现出他对妻子的尊重。在杨大山和方慧那儿,则是杨大山在方慧产后无微不至的守护。有趣的是,杨大山的温柔举动让同一个病房里的刘淑霞和傅莹羡慕不已,并纷纷责怪自家丈夫不如人家,这让剧情在不动声色之中带有了轻喜剧的风格。同时,观众可以看出:王宪平虽然有些大男子主义,为人比较粗线条,却也有铁汉柔情的一面。至于杨大山更是粗中有细,对妻子百依百顺,和他本身的流氓气构成了巨大反差。
老戏骨宋春丽扮演的角色感人至深。她跟着女儿刘淑霞住在女婿家里,平日里进退有度,对外孙王明中呵护备至。当她在医院得知自己的外孙得了大病以后难以生育时,她瞬间失了心魄,表现出五味杂陈的情绪变化,展示了老人和孙辈的血脉亲情。宋春丽的表演精确隐忍,将复杂的内心活动寓于外在的身体表现,体现了高超的演技。
在集体无意识中,中国人的生命底色总是与家庭息息相关,无论是父母爱情,还是父子亲情,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家族之爱与彼此的羁绊。在《我们的日子》里,家庭内部的生活是一个剧场,日常生活构成了故事主干。当剧集将内容落实到如此微观的生活层面时,观众会对剧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共情体验。
现实主义的场景还原
观众的代入和共情,还来自年代剧的真实性和时代感。对于电视剧拍摄来说,要还原生活本身的质感,当然要将剧情安置在某个特定的地理空间中。地理空间是日常生活的基础,唯有扎根在具体的人文地脉中,才能让虚构的剧情和物理的空间融为一体,让观众产生“真实”的感觉。
为了还原剧中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场景,《我们的日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进行了场景还原,用精准的细节铺排了真实的生活场景。该剧的绝大多数场景采用实景拍摄,剧组的拍摄地是在辽宁省大连市城子坦街道一条拥有百年历史的老街——春满街。这条街的时代感和历史氛围为该剧赋予了灵魂。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条被电视剧取景的街道也随之变得热闹起来。
在《我们的日子》中,无论是带有集体主义生活印记的工厂车间,还是家庭里面的室内布置,都充满了空间的质感,为观众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剧中出现的各种道具,如自行车、老家具、旧彩电等,都是剧组到处收集来的物件,带有生活的本真味道。这些符号性的器物铺排出物质上的密度,凸显出真实的场所感,让悠长的岁月在空间里流淌,从而将观众带回过去的年代。
(汪荣,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海南日报》 2023年02月27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启动 开设“云剧场”线上展映
- 中国国家柔术队训练基地落地浙江 全力备战亚运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要真正让“明白人”来开矿、办矿
- 专家学者成都共探喜马拉雅地区生物圈保护
- “盲盒”营销不能盲目
- 西康高铁旬河大桥顺利合龙
- “一号文件”的人才之思:年轻人来了 乡村怎么才能“接得住”?
- “中国旅游日”西藏分会场发布多个主题活动发展本地游
- 安徽黄山旅游市场复苏 单日接待游客突破万人
- 《剧院魅影》中文版“官宣”最新演员阵容
- 通讯:“东数西算”下的内蒙古寻求改变
- 德国为何警告“不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 美国外交“二号人物”即将退休 曾领导美国对华事务
- 大省见闻丨河南:链群发展“豫”新机
- 辽宁民政创新执法方式应用科技手段提“智”增效
- 贝德凯:实现温控目标,工商企业不能单打独斗
- 2024天府碳中和技术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在蓉发布
- 《坚如磐石》:实力派演员飙戏火花四射
- 落实精细化田管 秋粮作物长势总体正常
- 黑龙江:“立冬首日”天晴有点冷 别忘吃饺子“补嘴空”
- 热门推荐
-
- 黎巴嫩真主党称对黎以临时边界以色列一侧的地点发动袭击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派员赴棉兰老地区萨兰加尼钢铁项目开展安全巡查
- 科创板开板四周年:硬科技作底色 为科创企业撑起一片天
- 探访河南安阳红旗渠“青年洞”:鉴证青春艰苦奋斗岁月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称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问题引发食品安全忧虑
- 文旅融合发展 共享美好生活
- 10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603起
- 2024全国服务消费季暨上海服务消费“+”年华盛大开启
- 新疆兵团:“天空地”遥感技术让棉田农业生产更智慧
- 元旦假期云南接待游客超645万人次 恢复到疫前水平
- 12月1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08个点
- 厄瓜多尔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新珊瑚礁
- 洪涝灾害造成江西67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6.6亿元
- 黑龙江12条河流超警 5座大型水库超汛限运行
- 黑龙江:前10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6.6%
- 电影《井冈星火》江西井冈山首映 4月28日全国公映
- 消灭胃中“幽灵”这些网传招数不靠谱!
- 钟南山:建设“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创新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
- 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1.87万亿元 畅通与东盟结算渠道
- 西藏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