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上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上线 央视供图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高凯)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央博”平台上线暨“央博新春云庙会”发布仪式在京举行。“央博”平台将于1月21日(大年三十)正式上线,“新春云庙会”元宇宙体验活动也将同步推出。
据介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于2022年7月23日启动建设,旨在打造汇集各类国家级文化资源的数字融媒体平台。用户在这里既可以观赏当前的热点文化节目,浏览第一手的文化资讯,又可以进入文化名家的数字展馆欣赏经典作品,还可以学习“书画游学”“艺林春秋”等美育课程。“央博”平台还为用户量身打造具有时代感的文博科技体验,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的“数字分身”,“一键”进入元宇宙,穿梭至不同时空,探寻相关文化成果。
将于大年三十上线的“央博新春云庙会”元宇宙体验活动借助数字化技术,将民俗、非遗文化知识与交互功能相结合,为受众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云社交场。用户可沉浸式参与写福字、舞狮子、踩高跷、猜灯谜、放烟花、听戏曲、逛市集等传统民俗活动,一起寻找儿时的记忆和乐趣。同时,为突出兔年主题与“央博”特色,以《千里江山图》、西周兔尊、凌家滩玉兔等文物为灵感打造的“央博五兔”将亮相云庙会,央博数智主理人“央小央”也将同屏出现,与用户朋友们精彩互动。云庙会还将打造“九州同乐园”数字非遗民俗文化IP,集中展示全国各地的文化数字化成果,为全球华人创造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喜庆祥和的“中国年”庙会场景。(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海岛观察:“千岛之城”何以铸就蓝色共富路?
- 重庆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成投用 推动国家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 文旅“搭乘”微短剧 为西安数字经济添活力
- 国家信访局:202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为76.43万元
- 电力“AI军团”备战亚运会
- 泰国烟花厂爆炸事故已致23人死亡
-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人气火爆 长三角地区民宿预订明显增长
- 平行进口车调查:车商数量减半,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
- 新华·中国(合肥)苗木价格指数发布 一季度油松苗涨幅居高
- 马来西亚将购买18架韩国产FA-50战斗机
- 【透视】债台高筑、政治分裂…… 美媒:美国走下坡路不可逆转
- “改种+改地+改机” “白花花”盐碱地变身稳产增产“大粮仓”
- 亚美尼亚抗议俄电视台播出针对亚官员“侮辱性言论”
- PFOS淘汰记:作物减产背后
- 文明对话 和合共生|让“读懂中国”成为一场双向奔赴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马来西亚关丹港首批再生铝锭运抵广西钦州港
- 首单粤澳“一单两报”货物经拱北抵澳
- 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拉萨慰问演出
- 韩江发生2024年第6号洪水 36区县防汛应急响应
- 热门推荐
-
- 红色旅游如何圈粉“Z世代”
- 2023保险理赔数字化发展报告发布,15家保险机构共议好理赔量化指标
- 中新健康|暑期测骨龄需求增长 专家:家长应合理监测身高 勿盲目焦虑
- 昆明机场口岸上半年出入境人员突破40万人次
- 广东创新“变废为宝” 谱写无废乐章
- 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物流委员会在浙江义乌成立
- 美国众议长遭罢免创历史 共和党内斗激化或产生更大混乱
- 俄罗斯举行战略威慑力量演训 普京称无意卷入新军备竞赛
- 影市回归正轨 沈腾马丽开启暑期档下半程
- IEEE国际标准《可解释AI体系架构指南》发布
- 江西发布5件涉外法律服务典型案事例
- 美最新民调:美国几乎所有职业的道德评级均呈下降趋势
- 俄奥伦堡市附近乌拉尔河水位继续上涨 该市大规模疏散!
- 外汇局:截至2023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171169亿元
- 2024年国庆节假期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0亿人次
- 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铁正式通车
- 华侨大学开学 迎八千多名海内外学子
- “碳”路先行|山西左云:深耕“绿色智造”赛道 领航产业升级
- 科技助力传统 网络直播非遗——第八届绍兴非遗集市举办
-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专家提出中国钢铁工业三条减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