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研究的重要作用
殷墟甲骨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价值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它直接证实了古史记载中“商”王朝的存在和安阳小屯为殷商王朝的都邑,将我国信史的上限提早了1000余年,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字学的革新与发展。
在邂逅考古学之前,已经有学者为甲骨学的创立贡献了非凡智慧。1903年,刘鹗的《铁云藏龟》根据“日名”确认甲骨文为“殷人刀笔文字”,并确认出61个甲骨文中的43个。1910年,罗振玉的《殷商贞卜文字考》不光释字,还考证出卜辞占卜多为祭祀和田猎。1917年,孙诒让把单字与作为偏旁的字形相联系,同时大量参照《说文解字》和金文中的同形字进行甲骨文考释,成就巨大。1917年,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其续考二文,利用“二重证据法”考证“王亥”“王恒”“上甲”等11位先公,第一次运用缀合手段,确认了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等先公的释读和次序,被视为利用出土文献校正传世典籍讹误的经典范例。后来的科学研究,都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展开的。
1929年秋,李济主持了殷墟历史上的第三次发掘,采用开纵横探沟的科学方法了解地层情况,共发现墓葬24座,灰坑11个,出土甲骨文3012片和大量青铜器、石器、陶器、骨器等。著名的“大龟四版”即是这次的重要收获。大龟四版,即四块保存基本完整的刻辞龟甲。另一位对甲骨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学者董作宾从中发现了“贞人”,即“卜问的人”,并据此写出了著名的《大龟四版考释》一文,首次找到甲骨文断代的新方法。
考古学的介入,极大提高了甲骨的数量与研究质量,使原来孤立的一片片甲骨有了可靠的出土地层和相伴的文物,从而有了确切的坐标参照。1936年6月考古发现的YH127甲骨储藏坑,共计17096片刻字甲骨,几乎相当于一个王朝的档案。当时,报信的队员在信中说:“同人日夜工作,石(璋如)、李(景聃)、王(湘)、高(去寻)四君已两夜未睡。夜即坐守坑边,毫无倦怠,精神上至为兴奋……”发掘者王湘和石璋如等人把甲骨坑形成的灰土柱整体套装在一个大木箱中,然后取出运走。套箱重达5吨。当时,安阳既没有汽车也没有起重设备,当地组织64名青壮小伙儿,用木杠肩挑背扛,整整干了两天,才把套箱运到火车站。火车将套箱运至南京。胡厚宣和董作宾带着几位技工细细地清理、剔剥、绘图、编号,数月时间,清理出完整龟甲300版。这1.7万余片刻字龟甲记录了商王武丁时期有关祭祀、田猎、农业、天文、军事等内容。这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为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在考古中有两次重要的甲骨发现,即小屯村南地甲骨和花园庄东地甲骨,同样开拓了甲骨研究的新局面。1973年,殷墟小屯村南发现的一批储藏坑中出土大量甲骨,其中卜骨5260片,卜甲75片,大版的完整刻辞卜骨近百件。部分刻辞甲骨与陶器共存,使甲骨文字与其他遗物直接联系起来。1991年,位于小屯村东南的花园庄东地也发现一处甲骨坑,坑内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刻辞甲骨579片,完整的刻辞卜甲300余版。其甲骨卜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卜辞的主人不是“王”而是“子”,开辟了甲骨学中“非王卜辞”的研究。
这两次发现的甲骨都得到及时整理出版。花园庄东地甲骨出版集采拓本、摹本、照片编纂而成,书中刊布资料完整齐备,考证详实,被誉为“一部高质量的甲骨著录与研究成果”。
200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发掘清理出殷墟时期的330余座墓葬,墓葬以家族墓地的形态分布,其中两座特征明显,随葬器物表明,墓主可能是甲骨卜辞中常见的贞人。从贞人墓葬的形制、规模、随葬品和殉人殉牲等可以推断,整个贞人集团的地位随着时代发展有所下降,贞人家族势力日渐式微。
120余年的甲骨文研究,在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工具书编纂出版等方面成果不断。新时代甲骨学研究立足百余年深厚学术积淀,更注重与考古学理论及多学科的结合,在推动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史、天文历法、历史地理等领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参与研究的学者遍布世界各国,著述卷帙浩繁,对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国际(大同)美食文化季开幕:让世界品味中华美食文化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面
- 乡约福建:闽侯廷坪枳壳花开 乡村旅游引客来
- 北京全面进入企业开办“e”时代 助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 重庆交通强市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902.3亿元
-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94%
- 中越青年相识相交 新老朋友互动频繁
- 北美票房:《超能敢死队:冰封之城》首映夺魁
- “新”中有“机”!创新服务承接新流量 撬动消费升级
- 湖南衡阳南岳区山体滑坡已造成11人遇难、6人受伤
- 天津发布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 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 焦点访谈丨满载希望!一趟趟务工返岗专列向着春天进发
- 中国证监会拉长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禁止期
- 浙江首次发布科技人才发展指数
- 今年经上海口岸进口首船新西兰奇异果抵达南港码头
- 山东日照港第四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产 打造亿吨级原油集散地
- 黑龙江谷雨时节开犁春播 旱田已播77.5万亩
- 五大上市险企中期业绩全部亮相 呈“两升三降”格局
- 强降雨来袭!四川发布地质灾害橙色预警
- 福建宁德口岸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车至泰国
- 热门推荐
-
- 西藏亚桑藏香:让村民足不出村实现就业增收
- 跨越海峡,两岸新人许下“山盟海誓”
- 商务部:靠制裁遏制打压无法阻挡中国前进步伐
- 马来西亚部分地区出现雾霾气候
- 上海第三大枢纽车站上海松江站开通运营
- 上海:“小巨人”企业在重点发展行业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 虚拟角色科幻电影《飞向月球》首映礼在太原举行
- 委内瑞拉政府谴责美国企图干涉委内政
- 商务部:坚决反对欧方对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发起补贴调查
- 中新健康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快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落地实施
- 70年前,23名建行人第一次踏上雪域高原……
- 哈尔滨机场迎来暑运客流高峰
- 土总统:强震已致35148人死亡 系土史上死亡人数最多地震
- 法国西部芒什省附近海滩多人受困潮水 两名老人溺亡
- 2024研考昨日开考 高校这些举措让考生“暖身又暖心”
- 【世界说】美媒揭露移民庇护所种族歧视、羞辱等乱象 寻求庇护者:仿佛是一路上遭受“暴力”的昨日重现
- 建设银行扎实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 山东菏泽深耕“绿色赛道” “碳”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国开行上半年发放1541亿元贷款支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 春晚等着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首次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