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龙类何时由爬行变为直立行走 2.52亿年前化石揭秘
◎本报记者 陆成宽
从贴地爬行到直立行走,是生物进化史上的重要一步。这一步究竟是何时出现的,一直没有定论。
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块2.52亿年前的小型主龙类化石,该化石是主龙类的新属种,被命名为高昌醒龙。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科学》杂志。
“我们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二叠纪末期的高昌醒龙已经能够半直立行走,为厘清主龙类从贴地爬行到直立行走的演化史提供了重要证据。”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俊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主龙类在中生代开始繁盛,演化出了鳄鱼、恐龙、翼龙、鸟类等丰富的类群。“主龙类的演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飞跃,即由原始的类似蜥蜴贴地爬行运动方式演化出善于奔跑的四肢直立运动方式。”刘俊说,这个变化为主龙类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从而导致辐射演化,包括后期演化成可以飞行的鸟类,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
以往有学者认为,由爬行到直立的变化,在主龙类和哺乳动物中独立出现,可能是适应三叠纪时地球升温事件的结果。
“然而,近年来,二叠纪末期的足迹研究表明,直立行走可能在二叠纪末期就已经出现。”刘俊说,遗憾的是,以前发现的二叠纪主龙骨骼化石数量稀少,这些化石没有保存后肢的关键信息,不能提供确凿的定论。
主龙类究竟是什么时候演化出直立行走能力的?新发现的高昌醒龙化石为我们提供了这一转变的关键信息。
“高昌醒龙化石发现于我国新疆吐鲁番市大河沿的上二叠统锅底坑组地层,保存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后肢。”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陈建业博士解释道。
早期的主龙类多数都是身材巨大的顶级捕食者,比如身长超过3米的俄罗斯主龙、袁氏古鳄等。“然而,新发现的高昌醒龙却十分小巧纤细,后肢不过十几厘米长,但其却具有典型的主龙类形态特征。”陈建业说。
特别有趣的是,高昌醒龙的第三趾是最长的脚趾,而不是第四趾;同时,它的第五脚趾极其退化。“这与后来中生代的主龙是一样的,在形态上为高昌醒龙能够直立行走提供了基础。”陈建业表示。
此外,高昌醒龙的膝关节也是典型的直立行走型,关联方式为直上直下的,而不是像贴地爬行类群那样,有一个在外侧的关节面。新标本的胫骨明显粗于腓骨,而且腓骨紧附于胫骨附近,小腿受力几乎全部落在胫骨上,这也是典型的主龙特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后来更加进步的直立行走的主龙相比,这件标本的脚踝依然保留了较为原始的特征,脚踝的关节方式指示这件标本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直立行走,而是表现出一种由爬行到直立的过渡状态。”陈建业说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规范网络市场秩序 整治无底线网络营销行为
- 青海划定光伏产业适建区域 促发电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
- 三亚进境植物种苗指定航空口岸恢复运营
- 外媒: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务实合作成果广泛
- 中奥新年音乐会将在京举行 献上跨时空的“金色维也纳”之声
- 央行发布202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 “‘东北文艺复兴’不是一个伪命题”
- 浙江宁波电力人“战”寒潮 海曙山区恢复供电
- “神州北极”漠河现绿色极光 游客:这一辈子值了
- 小麦进口激增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 甘肃累计接收地震伤员784人 救治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 纪念白求恩逝世85周年暨中加民间友好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 辽宁省以科技活动赋能提升科技品牌影响力
- (新春走基层)浙江义乌市场将放“春节年假”:25日下午开始休市
- “520”档票房破纪录 爱情片存在感缺失
- 印尼北苏门答腊省遭遇山洪和泥石流致19死25伤
- 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 首批18个成员国签署协定
- 国家卫健委:鼓励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养结合
- 福建永定:强降雨致使2人被困河“岛” 直升机快速救援
- 国际学者:中国引领全球绿色创新丨两会·世界观
- 热门推荐
-
- 江苏省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资讯有故事丨巴西留学生称赞“中国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国家”
- 滑雪板、彩绘蛋、米奇公仔、世博徽章,如今年轻人在收藏什么
- 商务部:跨国公司密集访华彰显中国市场强大“磁吸力”
- 东北亚青年企业家汇聚长春谋合作 强调互信团结推动区域发展
- 主输水管道爆裂 青海两市或大面积停水
- 《玛纳斯》,千年史诗焕发生机
- 律师:按摄影师披露信息,视觉中国构成侵权
- 四川雅江森林火灾:距县城较近的1号火场明火得到控制
- 远嫁日本的女儿已失联16个月,母亲:最后联系时提到被家暴
- “中国北方日用瓷都”山西朔州邀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
- 首次执导舞剧《金陵十三钗》 郎昆:为艺术人生留下好作品
- 某品牌手机辐射超标引消费者担忧 手机辐射会危害健康吗
- 天津,向“新”而行
- 中新真探:海边游玩,只要不下水,就没有危险?
- 中国国家画院六人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 100余件作品展时代气象
- 2022年以来云南起诉毒品犯罪案件同比下降37.72%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新陕北民歌创作演出基地在京揭牌
- 受强降雨影响 辽宁葫芦岛4个村通信中断
- 深圳铁路部门6月20日起将实施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