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潘粤明如何成为“胡八一”?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中新文娱 任思雨)“搬家的技能,应该被写进教科书”“怎样省出吃饭时间”“怎样才能一个人顶三个人”……刚从《南海归墟》杀青的潘粤明,在微博上画出了自己打包行李时的碎碎念。
如果从《怒晴湘西》算起,这已经是他参与拍摄《鬼吹灯》系列剧的第五个年头,在很多观众的心里,胡八一已经和潘粤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新剧照里,他改变了前几季一直保留的长发造型,“潘粤明瘦了”的话题再次被网友们刷了起来。
“有时候人吐槽我胖了,心里觉得挺愧对书粉和喜欢我的人,自己后面尽量把这个角色演得更精神、更精干一点”,潘粤明说,“既然来了,咱们把这个人物塑造得好一点。”
不能留给大家一个笑话
“你把摸金符给摘了?”
“你不是一直怕我出危险吗,就摘了,彻底金盆洗手不干了。以后呢,就踏踏实实和你一块儿过日子。”在《昆仑神宫》结尾,观众们终于等来了胡八一对雪莉杨的表白。
不过,铁三角的冒险还远没有结束,在《南海归墟》里,胡八一一行接到了新的任务,前往南海海域寻找国宝秦王照骨镜,一场崭新的海底冒险即将开始。
刚拍完船上躲避怪兽的戏份,潘粤明在片场跟我们仔细地讲起了铁三角的新故事,在他看来,《南海归墟》算是八部小说里最难呈现的一个题材,因为海底探险并不是胡八一的擅长,解谜+求生+探险,“串联起来还是挺好玩的一部戏。”
“扑腾累了…哈哈”“大夜水戏!继续奋斗…加油”“出水腐乳”……这位“剧透能手”的微博里,记录了拍戏期间的种种日常。如果说拍《昆仑神宫》在不断转场高海拔的雪山,《南海归墟》要面对的是大量水戏,大家在湿棚里不断出水入水,浮上浮下地救人、与怪兽搏斗,随着天气变冷,拍摄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感觉永远拍不完’,有时候口头禅就变成这样,每部戏的量很大,我们要把这些内容融进18集或19集的剧本里。每场戏都必须存在,它们之间又存在很多微妙的衔接,所以都不能掉以轻心,我感觉有很大的压力。”
拍摄间隙,潘粤明时不时就会看看观众对《昆仑神宫》的评价,《云南虫谷》《昆仑神宫》都拍摄于两年前,两年后再接受检验,“得看到和听到这样的声音,然后在新的工作中至少需要想办法去避免,让它更精彩一些。”
大家提到的后期特效,也成了潘粤明目前在意的问题,“我觉得导演演员可能占60%,特效占40%,像这种题材的戏,它真的是要靠后期强大的支持”,如果明年再拍《巫峡棺山》,就已经是第六年参与这个IP,大家的热爱和付出都在这里,“也希望拍完了能留给大家一个念想,别留给大家一个笑话。”
拍《鬼吹灯》系列,磨炼挺大
2006年,一次长途飞行前,潘粤明在书摊儿偶然买了本小说解闷儿,结果被接地气的人物和充满画面感的奇幻故事深深吸引,看到停不下来。
这段缘分来到十多年后,他成为了《鬼吹灯》系列网剧的陈玉楼和胡八一。
刚接到出演胡八一的消息时,潘粤明曾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演好,多累多难都要走一遭!后来,如大家在荧屏上看到的,拍摄《鬼吹灯》系列并不容易。他也曾在微博说,“刀伤、擦伤、撞伤,左右手频频受伤,不过放心都是小伤,不耽误工作和干饭就行哈哈。”
在这之前,他没想过会拍一部这么“难拍”的戏,也没想过自己会跟武打戏有关联,但冒险题材需要,自己又特别喜欢小说、喜欢这个有能力又特别贫特别热乎的胡八一,“拍到现在,其实对自己的磨炼还是挺大的。”
《龙岭迷窟》《云南虫谷》《昆仑神宫》《南海归墟》《巫峡棺山》,一次接下五部系列剧,会担心中间没空出演其他类型剧吗?潘粤明的答案是完全不会,为等《南海归墟》开机,他歇下来的时间加起来超过了12个月。
如今在片场,他也经常带着《鬼吹灯》小说,拍《南海归墟》前,他把原著完完整整复读了一遍,标记重要转折点台词,恢复对细节的记忆,种种拍戏经历总结起来,就是既然来了,就要把活儿干好。
聊起这些年饰演胡八一的体会,潘粤明说,“有时候人吐槽我胖了,心里觉得挺愧对书粉和喜欢我的人,自己后面尽量把这个角色演得更精神、更精干一点,胡八一是比较机智敏锐而且乐观的性格,所以再苦再累,既然来了,咱们把这个人物塑造得好一点,这是这几年积累下来的一些宗旨。《云南虫谷》和《昆仑神宫》可能不是太理想,但是我希望它是在接近理想的路上,尽量在后面把之前的遗憾多弥补一些。”
感动大家对《白夜追凶》的喜欢
潘粤明曾说,“工作我喜欢精准一点,好多戏可能要磨,所以一定要琢磨得更细一些”,而生活中的他更喜欢舒适、简简单单的生活。
作为“微博日更画手达人”,从《白夜追凶》播出至今,他保持着几乎每日更博的频率,跟网友们分享画作。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基本上天天画”,“我发的都是比较简单的画,所以你当成一个乐趣,它就没有什么难度,有时候忘了还觉得挺遗憾。”
每天画画记录生活,互动交流,对他来说是工作解压,也是动力,看到自己一点点进步,对美术里明暗关系、层次结构的理解一点点增加,也是在和大家一起共同见证、互相鼓励。
粉丝们发在网上的各种“考古”,也常常能让他想起很多过去的记忆,如今,潘粤明的手机里已经保存了上万张艺术作品,水彩、油画、素描、板绘、书法、雕刻……类型五花八门,它们都来自粉丝及热爱绘画的网友们。潘粤明表示,作品太多也没办法转移,手机都舍不得换,打算以后办个人画展的时候全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用这种形式来致敬支持过他的朋友们。
当有网友留言说自己过生日,他也会点赞或送上一个小蛋糕的表情,“人家过生日,如果说你的点赞对人来说很开心的话,何乐而不为?”
而除了交流画画和生活,在潘粤明微博评论区里,最常见的还是关于《白夜追凶》进展的追问:“瘦了!奖励自己一部《白夜2》!”“胡子剃了更像关宏峰了!”“哥,下一部是《白夜追凶2》吗?”……
对于这些追问,潘粤明都觉得感动,“这么多年了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开机,大家都还没有忘掉它,也代表了观众群体对这部戏的喜欢,如果真的开工干的话,就尽量拍好点,反正到时候肯定也少不了被吐槽。”(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好事成双》收官 “她励量”再引关注
- “国际茶日”系列庆祝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 iPad诞生以来首次全年无新款!怎么回事?
- 8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49元 下调110个基点
- 跨国车企首次对“造车新势力”增资,意味着什么?
- 罪犯吴谢宇被执行死刑
- 线上线下随意买 高级“烟卡”成小学生“炫耀资本”
- 苏丹武装冲突持续 首都及周边多地发生交火
- “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等在四川眉山启幕
- (乡村行·看振兴)新品种小葡萄畅销长三角 “串”起乡村共富路
- 《跃上高阶职场》不走寻常路,聚焦轻熟龄
- 后备箱一开一关,又是一年 返程路上大家行囊里都装了些啥?
- 国际识局:波音,一边“认罪”,一边再发事故!
- 上海:单日5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 国家大剧院荣誉艺术家证书颁发仪式举行
- 本土新锐企业亮相“双博会” 数字化绿色化成行业亮点
- 网易《蛋仔派对》:公益与文创深度融合,共筑爱心与创新桥梁
- 泰国湄南河堤坝部分垮塌 威胁民居寺庙
- 以“纬度”为径探寻中国之美 点燃农文旅融合新引擎
- 国航将增加13条国际航线航班 欧洲为国际运力投入最大区域
- 热门推荐
-
- 《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发布 全市将建物种资源本底数据库
- 文化遇上科技“穿越”京味儿故事
- 湖南东安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 中国多地“三九天”升温暖如早春 两股冷空气即将上线
- 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市场漫步)
- 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文物首次公开展出
- 韩国接连发生无差别行凶案 政府部门出台措施严打犯罪
- 报告:本土原创少儿新品占比不断增加
- 浙江农民大学生以乡村治理促共富 几百家民宿一床难求
- 驴友擅闯卧龙险殒命 救援队60余小时搜山救人
- 气温骤降脑卒中患者增加两成 医生称突然头晕或是中风前兆
- 郑州住房“以旧换新”有啥要求 看看你的房龄够不够?
- 首届兰花奖特邀嘉宾走读广州 沉浸式体验文明古今
- 新疆墨玉: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 2023浙江·台湾合作周台州分会场开幕 关注智能制造
- 川渝共同打造向西向南对外开放枢纽
- 招4000人 美团将启动2024年春季校园招聘
- 陇剧唱《敦煌》
- 澳大利亚古稀华人厦门同安寻根
- “品味鲁菜”烹饪课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