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寒意渐重,秋风渐寒。10月23日,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如期而至。
霜降的到来,意味着深秋走向结尾,凌冽的初冬将至,这是一个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而天气渐寒始于此时。“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记载,此时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而凝结成霜。
“昔日的成都人,爱把清晨有霜的晴天称为‘打霜天’。”民俗专家刘孝昌说,倘若到了中午霜还没有融化,天气又不晴,则称为“回霜”。“如果霜降节气出现在农历九月,天气还不太冷,夜间气温未到零摄氏度,早上就不会有霜。霜降节气出现在农历十月,清晨会有‘打霜天’产生,会看到大地白茫茫一片。”就如同民间谚语所说的那样:“九月霜降霜不打,十月霜降霜打霜。”
“霜降见霜米谷满仓”
“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其中描述到,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
“从霜降开始,天气逐渐转寒,气温骤然下降,并且昼夜温差变大。”刘孝昌描述说,昔日成都人把晚秋时节出现的早霜称之为“菊花霜”。而此时虽然田间地里的农作物已经大部分收割完毕,可是成都周围郊区的农家们却忙碌依然,“农户们忙着秋耕、秋种,抓紧时间深翻田地,让寒冷把土壤中的虫害自然消杀,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有利于冬季农作物顺利越冬生长。”
俗语说,“霜降见霜,米谷满仓”。农家们相信,如果霜降这天有霜,来年就会有个好收成。那是因为霜降这天如果不降霜,很多害虫冻不死,来年开春病虫害就会比较多,会危害农作物的生长,从而造成粮食减产。“同时,被霜打过的土地也会变得松软,更适合作物种植,不然就很容易板结,耕地很难种。都说‘霜降杀百草’,但其实对庄稼危害大的是霜冻,遭受严霜打过的农作物会受到冻害。”刘孝昌解释说,过去成都农家还会用烟熏的方式,预防小面积的霜冻发生。
农谚有云:“霜降至,农事忙。”及时做好间苗定苗、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对于农家来说十分重要。“施肥、浇水、防冻……农活不可少,农户也闲不得。”刘孝昌说。
“补冬不如补霜降”
寒意渐生,深秋即将过去,自然也进入了滋补的季节。虽说是晚秋的节气,自然也要抓住秋日的尾巴,享受在这个季节收获的丰硕美食。天气渐冷后,成都的街头巷尾就开始飘荡着烤红薯的香味。成都有名的麻羊,也开始从周围的郊区陆续运至城里,眼看冬日就要到来,就能喝上一碗滚烫鲜香的羊肉汤了。
“霜降时节,也是萝卜大量上市的时候,成都人也爱吃萝卜。”刘孝昌说,萝卜不仅价廉物美,做法又多,既好吃又营养,自然深受成都人喜爱,“萝卜可以烧牛肉,香味四溢又可口;亦可切成丝,做成麻辣的萝卜干,又是一道别具成都特色的家常菜。”
民间俗语常说,“补冬不如补霜降”,说明霜降是个进补的好时节。而萝卜润肺生津,还被人们称为“小人参”,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萝卜被视为霜降时期的养生佳品了。除了萝卜,皮薄汁甜的柿子更为深秋增添了一丝甜蜜。
俗话说,“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柿子的最佳成熟时期,恰好在霜降前后,因此霜降吃柿子也就成了不少地区的习俗。“昔日成都的城郊栽有不少柿子树,每逢深秋时节,街头巷尾的空坝宅院内,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刘孝昌还说,成都有条街道名为“柿子巷”,因清末年间巷内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而得名。虽如今柿子树已经不在,但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霜降时节,此时天气转寒,吃点营养价值高、糖分也高的柿子,正好可以防寒保暖。当然,柿子不可多食,也不要空腹食用。”刘孝昌说,这个时节,不仅是萝卜、柿子,还有栗子、冬瓜、菠菜等食材,都可以适量食用,可健脾养胃,帮助人们养生。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华西都市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黄河之滨艺术节兰州开幕:线上线下展丝路文化述陇原故事
- 国家网信办:拟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
- 法国总理巴尼耶与议会主要党派展开磋商 寻求打破政治僵局
- (投资中国)沃特世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深耕方可致远
- 重庆各地出实招 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 广西柳州打造婚姻登记列车 民众可在火车上领证
- “沿着黄河看中国”活动在源头青海揭幕
- 美国让战火延续:“这是美国外交软弱的结果”
- 神十八发射、太空养鱼、瞄准登月……境外媒体:中国“太空梦”正加速
- 新疆以“三个一”项目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 浙江县域特写:一副眼镜如何“看”世界?
- 中国哪些城市最休闲?这份报告通过数据分析
- 环球财富故事 | 匈塞铁路: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重利好
- 湖北今年首趟高铁旅游专列发车
- 台风“康妮”强度逐渐增强 向台湾岛东部海面靠近
- (新春走基层)广西龙胜四代同堂五个民族之家的别样年味
-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发布
- 海南公布民营企业50强 营收规模较上年增长超50%
- 蟹满赏菊、步步“糕”升……重阳到,盒马“银发消费”氛围浓
- 国家医保局曝光25家“特别严重”“严重”失信医药企业
- 热门推荐
-
- 低空经济保险业务乘风起飞
- 阿根廷总统遇挫!法院发布裁决暂停其劳工改革措施
- 国家防总对6省市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 首届“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实现增收502.98万元
- 8003.8万千瓦 新疆新能源装机实现新突破
- 沪苏浙皖五地“强强联手” 共建儿童戏剧“长三角舞台”
- 中新社重庆分社与重庆国际传播学院揭牌成立“国际传播工作室”
- 悟空“真身”亲自揭秘!
- 斗鱼第三季度净利润7190万元,同比增长180%
- 各地多措并举应对寒潮保供电 守护万家“烟火气”
- 乘客开门撞伤路人 保险公司先行理赔
- 卫星观测揭示格陵兰冰盖近40年损失逾5000平方千米冰
- 短剧《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获人民文娱高度评价,热度持续走高
- 重庆渝中“牵手”新疆哈密打造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
- 新漫评:祭出恶法“碰瓷”,反将自投罗网
- 现代视角重述经典 音乐剧《飞天》揭幕2024深圳文博会艺术季
-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青年为博物馆注入新活力
- 广州海珠区26个民族民众欢庆传统节日“三月三”
- 上海:以“十美”共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实践
- 中央部署金融工作,释放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