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朵:推动中国歌剧当代化、本土化
【文艺人物志】
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到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她在歌剧艺术道路上留下不断求索的足迹;从北京保利剧院到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她在全球舞台上唱响中国歌剧好声音;从“文华奖”到“梅花奖”,她不断突破自我上限,追求更好。如今,她把目光投向整个歌剧行业,思索着中国歌剧的未来。
“喝咖啡还是喝茶?”这似乎成为今天都市日常生活常常面临的选择。作为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陈小朵也常常面临这样的选择。不过,今天的陈小朵,越来越多选择了“茶”。去年,陈小朵的博士中期音乐会上,她披上中式的斗篷,化身“虞姬”,深情演唱京剧《霸王别姬》南梆子的经典唱段,赢得阵阵掌声。“歌剧生根于西方文化,但作为中国的歌剧演员,我一直在从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中汲取营养,这也是中国歌剧当代化、本土化的一个重要课题。”陈小朵说。
陈小朵的故乡湖南是一个民歌人才辈出的省份,这位地道的湘妹子从小就爱唱民歌。考学时,她报考了中国音乐学院的民族声乐专业。
第一次尝试,以落榜告终。“这个行业僧多粥少,路不好走。”“这个专业全湖南最多招一个,你能保证拿第一吗?”一时间,各种“劝退”的声音向陈小朵涌来。然而,这些声音激活了陈小朵的好胜心:“我行不行,怎么能让别人说了算?”从头再来,整装再出发。第二年,陈小朵如愿被中国音乐学院录取。
进入这所中国顶尖的音乐学府,结合自身条件并参考老师建议后,陈小朵做出了一个重要选择:从学习民族声乐转向学习歌剧。虽然都是唱歌,但陈小朵自知在歌剧演唱的道路上自己还是个新手,她需要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赶上大家的脚步。1999年,陈小朵毕业,并进入中国歌剧表演的顶级院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工作。
“刚工作,什么都不懂。排练的时候还被导演吼:‘你怎么走着猫步就上来了!’”尽管刚工作四年多,陈小朵就有机会出演了女一号,但她的成长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曾有一段时间,陈小朵的内心对自己、对职业产生了一些疑问:我能否做好演员?我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演员是一个很被动的职业吗?我有多少选择和空间呢……越思越想心越乱。她没有想到,在演艺事业的瓶颈和徘徊期,一场越剧演出让她找到了答案。
这天,一直陷在自我质疑困境中的陈小朵看到了某位自己仰慕已久的越剧名家的演出消息。她走进剧场,观看这位演员带来改编后的越剧经典剧目《梁祝》。舞台上,新颖的戏剧设计令人耳目一新;舞台下,陈小朵深深感动,心潮澎湃。谢幕时,陈小朵突然泪流满面:“原来演员可以做这么多事!原来演员可以把一出戏设计得如此丰富!原来演员可以这么自由地进行艺术表达!”那天晚上,找到答案的陈小朵豁然开朗,她开始迈着更坚定的步伐继续在歌剧艺术的道路上探索。
“做一名好歌剧演员。”带着这样的初心,陈小朵考入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继续修炼自我。三年的硕士学习可谓硕果累累: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呼吸云朵》个人演唱会、凭借《青春之歌》林道静一角斩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凭借《红河谷》丹珠一角获得国家精品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凭借《苏武》玉娘一角获得第二届中国歌剧节“表演奖”……可是三年下来,陈小朵改变了很多想法。她在毕业时这样抒发内心的感受:“老师们无言身教的感染,让我的焦点渐渐不再是自身,而是我们的行业:歌剧在当代,歌剧在中国,一个大而深远的命题,可它却应该是每一个歌剧从业人士展开思考与努力的落点。”
从那时开始,陈小朵就把推动中国歌剧当代化、本土化,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让作品更富中国气质、更多中国文化元素,为此歌剧《林徽因》应运而生。在这个项目里,陈小朵不仅是演员,还是制作人,她需要从全局把握整部戏设计、生产的走向。陈小朵为此忙得不可开交,“压力很大,演员只需要演好自己的那一部分,而制作人承担起了所有的责任”。她说:“从前,我们歌剧创作的传统方式都是流水作业,编剧写完给导演,作曲写完给作词,一步走完了再走下一步。”然而,在《林徽因》的创作过程中,陈小朵和团队采用了倒推式设计模式:先形成总体概念,各个部门再开展工作。这个过程中,各个部门有机耦合、相互支持、相互谅解,最终形成一个满意的结果。“虽然有些波折,但结果是喜人的。也希望我的探索能为当代中国歌剧创作提供一些新思路。”陈小朵说。
目前,在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攻读博士学位的陈小朵,正在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她把中国歌剧当代化、本土化作为主题,融入多年来所思所学,希望在未来中国歌剧发展的进路问题上提炼出自己的思考。除了落实在笔头,她还希望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中国歌剧当代化、本土化的命题。“当代化、本土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从内容上关心社会发展的新进展,从题材上贴近当今时代的新内核。我的毕业剧目正在制作当中,将会在12月与观众见面。虽说毕业剧目不是‘规定动作’,但我‘爱折腾’,我会在这部戏里呈现我对中国歌剧当代化、本土化道路的理解和思考。”
(作者:殷泽昊)
(光明日报2022年10月12日第13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田头直播四年,“徐闻模式”改变菠萝产业
- 中国优化金融服务 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堵点卡点
- 2023年怀柔国潮文化节让参与者化身“赶集人”
- 用园艺之美连接世界 成都世园会“美美与共”
- 电商西进背后:拼多多与那些被忽略的爱与自由
- 夏宝龙会见怡和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班哲明·凯瑟克一行
- 日本航空公司:羽田机场飞机相撞事故中的日航客机事发前已收到降落许可
- 2024北京国际电视技术研讨会在京开幕
- 开在校园外的“两扇门”书店
- 广西云南等地仍有强降雨局地大暴雨 北方降雨铺展秋凉上线
- 距开通又近一步!轨道交通四川资阳线轨行区正式移交运营
- 中柬签署扫雷合作谅解备忘录
- 海普瑞回应:犯罪集团长时间周密布局
- 海口恢复往返首尔客运航线 累计运营境外航线达17条
- 以“路”为基铸牢共同体的广西经验
- 联名经济,“引客来”更要“留住客”(社会杂谈)
- 广西公布三起经济犯罪典型案例
- “建链成群”铸成“国之重器” 中国“智”造创出世界奇迹
- 日航:羽田撞机事故估计造成近150亿日元损失
- 英国首相苏纳克访美在即,将游说拜登支持这件事
- 热门推荐
-
- 从“结绳记事”到“社交货币” 冰箱贴成中国青年收藏新宠
- 2024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在巴黎启幕 展出多国近百位艺术家佳作
- “五一”假期全国九成城市商圈热度同比提升 中西部增幅明显
- 鲁中国际生物谷开园 首批签约额达32亿元
- 太阳再次爆发强耀斑!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 2023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开幕
- 北京青年交响乐团亮相纽约卡内基音乐厅
- 圆明园四大兽首真品亮相兰州 国宝系列文创受追捧
- 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开幕 推动城乡双向奔赴
- 在韩国当“顶流”的中国宝贝,生日快乐!
- 广西搭建国际合作平台 助力中医药“走出去”
- 初步调查报告:尼泊尔失事客机螺旋桨顺桨致发动机失去推力
- “折翼”画家“圆梦”办画展:绘画是我的“止疼药”
- 指引发布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了“说明书”
- 河北涿州至北京六里桥838公交线路恢复运营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公布
- 云南孟连成为国内最大牛油果种植基地
- 考古基本确认魏家崖遗址为秦文公营建的都邑“汧渭之会”
- “北斗”服务棉花全产业链引领新疆兵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 安徽祁门红茶携手赛事活化“万里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