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四川长大的短视频博主决定参选港姐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中新文娱记者 郎朗)“Hello,我系cherry!”
在短视频博主层出不穷的当下,想要被记住,就要有烙印般的记忆点。香港姑娘Cherry被一百多万粉丝记住的,是大大的笑容、永远上扬的语调,还有这句标志性的粤语开场白。
当然,在2022香港小姐决赛夜后,她多了一个身份:2022香港小姐五强。
妈妈四川人,爸爸香港人,四川出生,深圳长大,中山大学毕业,在香港工作生活,参选香港小姐——多元的文化和经历塑造了cherry的生活。两年多时间里的300多个视频,她的镜头从旺角的咖喱鱼蛋拍到中环停满豪车的停车场,带着网友一帧一帧沉浸式体验香港生活。
香港,是阿华田甜甜的味道
在Cherry家,一口锅要做出两种菜。
妈妈偏好吃辣,爸爸口味清淡,川味麻辣香肠和港式老火靓汤,在这个家庭的饭桌上和和气气。“我和弟弟妹妹对两种口味都很爱。”
香港,对出生于1995年的Cherry来说,曾经既熟悉又陌生。最早的记忆,来自味觉。在香港上班的爸爸,下班回到深圳的家,会带回阿华田或好立克,虽然对这两个词没有概念,但他们用牛奶冲来喝,甜丝丝的;爸爸从香港买回的那双蓝色儿童波鞋(运动鞋),也很好看,是在内地没见过的款式。
“当时觉得香港什么东西都挺好的,很想去看看。”
1997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的欢呼声传遍大江南北。Cherry记得那天街上飘着好多红旗,人们欢声如雷,从大街到公园,妈妈带着自己赶场似的庆祝,《东方之珠》成了她学会的第一首歌。
大概5、6岁的时候,Cherry第一次去了香港,遍地的高楼大厦、第一次体验的维港天星小轮、从未见过的叮叮车,都让她感到新奇。
记忆中那个像阿华田一样甜丝丝的香港,在1997年后变得具体可感、触手可及。
香港,繁华的,接地气的
《法证先锋》里都爹利街被四盏古老煤气路灯照亮的石阶、《谈情说案》里杨怡倾诉心情的中环码头、《重庆森林》里王菲爱上梁朝伟的重庆大厦……港片港剧的镜头,如同细密的针脚,将对香港的情结和想象,编织进几代人的青春。
而在Cherry的视频里,香港不仅是五光十色的,更是接地气的。
最初决定开始拍摄短视频是在2019年,Cherry的一位朋友第一次去香港玩,发现杯装方便面里没有叉子,感到很惊奇。朋友的反应让她决定,把自己眼中的香港拍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作为香港人中四川话说的最好的、川妹子里最会讲粤语的,融合内地和香港两种成长背景,给了Cherry做视频博主极大的便利和优势。
在本职工作之余,她开始拍短视频。容貌焦虑、婚恋状况、房价、工作日常……这些在内地被高频讨论的话题,也被Cherry搬到了观察香港的镜头里。观众们凝视着河对岸的生活,和自己的当下做着对比,情感上的共鸣不知不觉间拉进了彼此的距离。
香港1间公屋5个人住是什么体验?内地的综艺在香港有多火?在香港月薪3万能存多少钱?如何用600元改造香港5平米卧室?Cherry第一视角下的香港,剥离了影视剧的滤镜,多了几分生活的粗粝感。
这种接地气,在cherry自己看来,是大家喜欢她的原因之一。
斜杠青年Cherry,参选港姐
Cherry视频中永远上扬的嘴角和传达出来的乐观,也是吸引粉丝的重要原因,用网友的话讲“像阳光一样驱散我生活里的阴霾”;不过,也有人觉得,这束阳光太过刺眼,“真受不了。”
看着而今笑嘻嘻的她,恐怕很多人都想象不到,当年19岁的她家里破产,在父母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她半工半读,照顾弟弟妹妹,又当姐姐又当“妈妈”地过了2年,撑起整个家。
“与其愁着活,不如笑着过。”这是Cherry的生活哲学。如果你有机会到香港,不妨跟着Cherry的镜头,试一试她推荐的这条路线:沿着东铁线,去上水吃吃大排档,在大学站看看香港中文大学;跟着荃湾线,去逛一逛被无数电影拍过旺角街头,在尖沙咀,看看著名的星光大道;去中环,坐一坐天星小轮……
现在的她,是标准的“斜杠青年”,在本职工作之外,她还在创业,同时也是百万粉丝博主,在粉丝的支持下,参评了香港小姐。
虽然去年在第二轮面试中就落选了,但愈挫愈勇的她今年再次参评,最终成为2022香港小姐五强。
对很多人来说,过好一种生活已经不易,多种身份的生活,不会觉得累吗?
“拍视频让我更好地了解香港,增加了和家人相处的时光;创业让我看到拥有自己事业的可能,参选港姐则是很宝贵的经验,我都很感恩。”Cherry说,因为是自己喜欢的、选择的,所以不会觉得累。(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印度一游船倾覆致14人死亡 包括多名学生和老师
- 中国专家创新建立标准化评分系统 提升妇科恶性肿瘤诊断率
- 稀有新发现!云南这一保护区首次看到鹰雕出没
- 《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子曰诗云)
- 赵鼎新从浙大社会学系辞职?多方回应
- (身边的变化)炊事班潘班长和他的斜杠人生
- 海关总署: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776亿元 增长9.6%
- 印尼第七届HSK中国留学就业展在雅加达举办
- 中上协:2022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
- 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第19届年会探索应对衰老
- 云南铁路今年发送旅客量超9000万人次 创历史最好成绩
- 2023中国·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
- “砸车侠”焦大银等4人拟被认定见义勇为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至少39583人死亡
- (乡村行·看振兴)江苏丰县:朵朵小菌菇撑起乡村“致富伞”
- 中央气象台:华南南部有较强风雨天气
- 山西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开馆:“一眼看千年”
- 贺克斌:世界经济将从能源资源依赖型走向能源技术依赖型
- 古装剧变枪战片 “魔改”视频“用料太猛了”
- 埃及7月总体通货膨胀率再创新高
- 热门推荐
-
- 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称,气候变化或增加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
- 北京打掉一个套取住房公积金的犯罪团伙 拘留犯罪嫌疑人20名
- 吉林打造可参观的考古工作站:还原铁器原貌追溯历史
- 从《敦煌山水画史》探寻中国山水画源头
- 从台胞公租房到过渡期免费住房:一把钥匙打开追梦大门
- 聚焦具身大模型等赛道 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在北京启动
- 革命老区山西左权推出民族歌舞剧《烽火家书》
- 2024国际消费季暨第五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启动
- 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开幕
- 马克龙: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曾试图袭击法国
- 中国贸促会北京调解中心揭牌
- 高考期间雨水“上线” 江西在考点预置专业应急队伍
- 护航大学生就业路丨让“专业工作室”成为“人才孵化器”
- 2023世界女科学家大会举行 共促科技“半边天”交流合作
- 侨乡泉州靠前服务 多举措提升台企“安全感”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年内货运突破60万标箱
- 中国制造的27.1万立方米超大型LNG运输船获四大国际船级社AIP证书
- 日本大米供需紧张 米价创近20年最大涨幅
- 主播说联播丨美国沉迷对华“带节奏”,打乱不了中国的节奏!
- 食品企业为配料表“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