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微:京剧艺术创新的弄潮儿
【走近文艺家】
她在京剧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角色,用自己的方式为京剧带来新的色彩和活力,先后两次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代表作品有《水上灯》《母亲》《生活秀》《美丽人生》等。
戴着一对闪闪发光的耳环,时髦的发型让人眼前一亮,说话时带着笑意,声音似铃铛般清脆,浑身散发着一股子爽朗干练劲儿……武汉京剧院院长刘子微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很“潮”。走进她的办公室,又是另一番景象。地上铺着一块蓝白相间的地毯,墙角的衣架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戏服,巨大的落地镜里满是演员们挥汗如雨的身影……这哪里是办公室,分明是练功房!
近日,刘子微携京剧《母亲》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她和团队离汉赴津前夕,记者走进武汉京剧院,听这位剧院“掌门人”讲述她与京剧的故事。
刘子微从小在剧院长大,母亲徐筱莲是汉剧青衣,父亲是热爱戏曲的行家。先后师承杨菊萍、王婉华等京剧名家的她,从小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能“打出手”“扎大靠”“倒扎虎”。后来,她又在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求教于孙毓敏、李维康、刘秀荣等京剧大家。那时,她的同学大都已成角儿,而她却仍然名不见经传。
大概二十年前,戏曲导演石玉昆向刘子微推荐了《三寸金莲》的剧本,刘子微一下子被剧中角色戈香莲迷住了,表示想饰演这一角色。可石玉昆却严肃地说:“你什么时候把跷功练好了,我们再来谈这个问题。”
跷功为花旦表演中的特技,用来模仿缠足女子走路。表演时,演员要把脚尖朝下插入跷功鞋内,绑带把脚背同木芯牢牢扎紧,腿部和脚腕子都要绷直,不管多累,脚跟都不能落地。“小脚一双,眼泪一缸”,跷功表演的辛苦可想而知。
脚趾磨破了,小腿练肿了,刘子微都没有丝毫退缩。最终,她凭借过硬的跷功,不仅成功饰演《三寸金莲》女主角,还凭借该剧获得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虽然整个过程很辛苦,但我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付出才有回报。”她说。
十几年后,在锣鼓京胡声中,刘子微再次脚踩跷功鞋,在京剧《母亲》中艺术化地还原了葛健豪“一双小脚行走天下”的传奇人生。
刘子微与英雄母亲葛健豪结缘于二十年前。一次,刘子微观看话剧《母亲》,“葛健豪”这个角色一下子扎进了她的心里。“如果有一天,我能在舞台上塑造这个人物那该多好啊。”她暗自期许。
2020年,武汉京剧院着手创排京剧《母亲》,刘子微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排演前,她多次前往湖南双峰采风,在革命烈士蔡和森纪念馆前,两位母亲相隔百年时空深情对望。一位母亲生于乱世,用小脚翻越大山走向世界,将儿女培养成杰出的革命志士;另一位母亲欣逢盛世,将方寸戏台作为毕生追求,用真情为英雄母亲画像。
2021年3月,《母亲》首演。随着12个小脚女人沉郁而凄婉的倾诉,20世纪的历史大幕悄然开启,一位目光坚毅、气宇轩昂的母亲站立其间,向她的孩子们发出了穿越时空的深情呼唤……刘子微用跷功塑造的小脚是该剧的一大看点。她用那双小脚颤颤巍巍地站直了身子,大声宣告做“休夫第一人”;她用那双小脚跳绳跳出了花样,迈进了新学堂;她用那双小脚远涉重洋,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她用那双小脚在阴森恐怖的刑场上悲伤地逡巡着,寻找向警予烈士的英灵;她用那双小脚年年登高表达对爱子蔡和森的思念……
因葛健豪的故事而萌发的感动,被刘子微融进了表演里。“传统京剧,程式化表演比较多,但《母亲》的一些台词如果用戏腔去唱,就显得不合适。”刘子微说,“所以,我们在人物演绎方面,将部分程式化的内容,改为人物化的表演。”
何为人物化的表演?“就是演员按生活的感觉去表演一个人物。”刘子微解释道,“在舞台布局方面,我们像话剧一样把人物放在最前面,并融合了山歌、合唱、交响乐、杂技等艺术表演形式,这样才能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才能让京剧艺术常演常新。”
刘子微从来都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从1988年创排《洪荒大裂变》开始,她就一直在寻找京剧的创新表达。当时,年方二十的刘子微凭新编历史剧《洪荒大裂变》在戏曲界崭露头角。该剧与传统剧目不同的舞台样式以及刘子微独特的表演风格,随即引起观众和专家们的关注和议论。
后来,刘子微又陆续在《贵妇还乡》《生活秀》《水上灯》《美丽人生》等京剧作品中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演绎。事实证明,一种艺术,可以延伸出多种形式、多种表达,可以跨越时空、地域、文化的界限,但最终,只有回归人性,才能形成感动人心的力量。
采访那天,记者听到青年演员在剧外仍唤刘子微“母亲”。这一声“母亲”不仅道出了青年演员对“葛健豪”这一角色的爱,还有他们对刘子微这位领导和长辈的敬。这些年,除了创作和演出,身为剧院“掌门人”,刘子微还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来培养青年人才。比如,启动“薪火相传、名师传艺”项目,以口传心授的方法培养好苗子,让名家好戏薪火相传;推出“每月一星”活动,轮流上演青年演员主演的大戏,为青年演员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京剧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我们这一代演员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既要把前辈艺术大师的作品留下来,也要把他们的宝贵经验和艺术品德传下去,唯有如此,京剧艺术才能发扬光大。”刘子微说。
(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吴卉仙 程晓)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线上线下随意买 高级“烟卡”成小学生“炫耀资本”
- 新纪录+1 我国页岩油单井峰值日产262.8吨
- 中国南方航空广州至基督城航线正式复航
- 济南2023年新增学位4万余个 持续增加教育资源供给
- 端午节假期将至,公安部发出道路交通安全预警
- 报告:数字平台对货车司机收入有提升作用
- 五峰传承,见证顶峰冰雪时刻 迪桑特于长城举办“迎峰而上”发布会
- 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扩大会议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开幕
- 院士专家齐聚重庆 共商自动驾驶未来之路
- 北部狂风暴雨南部热浪野火 意大利极端天气已致3人遇难
- 福建两处基地获批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
- 满洲里铁路口岸中欧班列通行和货物运送量首次跃居中国第一
- 以军空袭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市 已造成4人死亡
- 专家提醒:市民在公共场所口罩摘不得
- 拜登政府将把古巴从“支恐”名单中移除
- 深挖资源潜能 驱动新疆高质量发展
- 范思哲香水:找回属于你的“棱角”
- 产业链供应链如何提韧性?国内外专家建议双链深度融合
- 七三一部队将校军医名簿及流转调动情况原始档案首次公布
- 1—7月新疆通行中欧(中亚)班列9175列
- 热门推荐
-
- 广西推进实施首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
- 2024广东(清远)时尚产业大会签约动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52亿元
- 欧盟调派近500名消防员和7架消防飞机应对希腊野火
- 匈牙利航展一小型飞机坠毁 致2人遇难4人受伤
- 广州医院打通筛查与同质化诊疗“最后一公里”
- 集结古典天团 钢琴家郎朗2023国际巡演启航
- 12年来云南民族自治地方GDP年均增长8.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法国汉学家何碧玉:喜欢骑着自行车感受老舍笔下的北京
-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批图像发布 看转瞬即逝的宇宙“焰火”
- 世界互联网大会2024年领先科技奖及实践案例宣介会举行
- 用超细线缝合直径0.3毫米血管 上海专家成功为小伙保住手指功能
- 青茂海关查获一起旅客绑藏44台旧手机进境案
- 山西25万人次警力助2400余场次大型文体活动安全“零事故”
- 江西南昌:雨雪天气农技人员田间“支招” 保障农作物安全越冬
- 江苏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背信弃义!”日本坚持推进核污水排海遭渔民怒怼
-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与全球欢度中国年
- 以高官:以军在加沙地带作战已“基本结束”
- 摩洛哥强震已致2000余人遇难 多国及国际组织表示慰问
- “吉林蓝”成常态 边境小城空气质量全年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