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这十年:如此深厚 又如此青春
谁是中国最资深的“网红”?在这个名单里,今年602岁的故宫必须拥有一席之地。
尽管夏天开启了高温模式,但故宫博物院里观众的热情似乎更为高涨。参观故宫有很多种方式,有人排队看展览,有人穿着传统服饰拍照,有人流连在文创店迈不动腿,也有人买了年卡,让“进宫”成为日常。
从2012年至2019年的7年,故宫总是在不断刷新参观纪录。2019年,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超过1933万人次,是世界上接待观众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比56%,80后、90后、00后成为参观故宫的大多数。
故宫博物院的故事,只是这十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收藏着泱泱华夏文明的博物馆,如此深厚,又如此青春。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在上一代观众的参观经历中,去故宫,一般是从午门进,沿着中轴线一路往北,出神武门,除了三大殿和御花园,记忆点着实不太多。2012年的故宫,开放面积不过30%,而这个数字在今天超过了80%。观众不仅可以逛“殿”,甚至还能上“墙”——故宫开放了城墙,让观众有了独特的视角。
郑欣淼在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开启故宫大修和文物清理,首次摸清了故宫的“家底”——1807558件(套)。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故宫博物院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在故宫之前,没人想到,能让年轻人排队几个小时的不仅有网红餐厅,还有文物展览。2015年夏秋之交,《石渠宝笈》特展火了,很多观众为了一睹《清明上河图》等珍贵书画的真容,换上跑鞋,大清早故宫一开门,就从午门飞奔向武英殿。临近闭馆,还有很多人排队。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向观众承诺,“不到最后一人,绝不闭馆”。
“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这是单霁翔在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在很多场合说过的话。2020年,竣工于1420年的紫禁城实现了这个目标。“故宫博物院近百年,紫禁城600多年,但于我们5000年的文明史而言,它们都很年轻,应该呈现出青春的活力,我们也希望它永远正青春。”单霁翔说。
文创产品让观众看得上、买得起、带得走、用得着、学得到
距离中秋佳节不到一个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于近日推出了一款“月出东山”月饼礼盒,名字来源于苏轼的《赤壁赋》。礼盒外包装以国博馆藏文物“堆彩赤壁赋圆漆盘”为原型,以中国传统走马灯的形式,呈现了泛舟赏月的故事;月饼造型则来源于国博馆藏画卷《百花图》,提炼出兰花、荷花等6种造型。
今年,甘肃省博物馆也第一次推出了文创月饼,结合了铜奔马、驿使图、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等8个馆藏代表性文物元素。而甘肃省博最近火出圈的文创,则是一款“马踏飞燕”的文创玩偶,自6月上架,一度卖断货。“丑萌丑萌”的玩偶,俘获了年轻人的心,也让他们由此出发,在去探寻文物原型的历史。
早在2008年,故宫就成立了文化创意中心。从2013年推出的“朝珠耳机”等一系列全新产品开始,故宫文创的风格变了,不仅端得起国之重器,也卖得了萌,玩得了小清新。
故宫娃娃系列是Q版宫廷人物形象群组,皇帝、皇后、阿哥、格格、大臣、御前侍卫……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馆藏陶彩绘女俑和胡人俑也是个灵感富矿,它们被做成了晴雨伞,还被研发成了牙签筒、红酒瓶塞、便签夹……这些“活”了千百岁的男俑女俑大概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能出现在红酒瓶上。
《故宫文创记》书中写道,文创产品要让观众真正“看得上”“买得起”“带得走”“用得着”“学得到”,让故宫文化走出紫禁城,走进千家万户,感染更多普通民众的心灵。真的走进了吗?人们用行动说话——2017年故宫文创的营业额达15亿元。
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卷”了起来,文创成为博物馆的必修课。长期致力于博物馆研究的上海大学教授潘守永说,文创本不是博物馆的主业,这些年逐渐成为博物馆工作的一个主要部分,“大家强调博物馆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能体验、能把博物馆带回家,这是博物馆新的使命”。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种类超过12.4万种,实际收入超过11亿元。
在过去的2021年,四川省文物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四川省文创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创历年新高。其中三星堆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广东全省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2305款,实现文创产品收入3993.39万元;共有近100家博物馆参加天猫“双11”活动,开售首日,博物馆文创产品销量激增超400%,成为“黑马”门类之一。
“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到博物馆去”成为生活风尚
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南京博物院为南京带动了约16.2亿元的旅游收入,带动6000多个就业岗位,对南京旅游知名度的贡献率为9.7%,在全市24家主要景区中排名第一。
博物馆不再仅仅是一方馆舍,它是一个场域。博物馆已成为公众文化休闲的重要空间,“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到博物馆去”成为生活风尚。
今天的博物馆到底有多会玩?不仅办展览、卖文创,还开起了咖啡馆。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外的故宫角楼咖啡,馆内壁纸主图是曾引发参观热潮的《千里江山图》,观众可以在这儿点上一个“千里江山卷”蛋糕,配一杯“养心咖啡”或者“康熙最爱巧克力”。
国博咖啡厅则一直都有着推“新款”的自觉。“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展出时,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红山玉龙就出现在了咖啡拉花上;月壤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展出时,“嫦娥奔月”主题咖啡也准时报到。
萌宠经济也出现博物馆的版图。2018年,敦煌莫高窟的官方微博发了一条消息,称“窟霸”乐乐大王早起巡山已回,路况可见图片——那是一只浑身被泥水湿透的小狗,身后还有一串小脚印。“窟霸”“巡山”这样霸气的词语,与一脸委屈的落汤小狗,形成反差萌。微博发出数小时就有了万余条评论,乐乐俨然成为“莫高窟代言狗”。后来,莫高窟陆续开发了“乐乐大王”系列文创产品,以乐乐为主人公出版了书籍、上线了动画。而对年轻观众来说,去莫高窟除了看壁画和雕塑外,与乐乐“偶遇”也被排上日程。
如今,博物馆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参观人次从2012年的5.6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2亿人次。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全国博物馆仍接待观众7.79亿人次。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60%以上的旅游者将博物馆作为旅游目的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博物馆数量持续增长,从3866家增长至6183家,其中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比达90%以上。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如期实现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发展目标。北京、西安、南京、成都、广州等十余个城市致力于建设“博物馆之城”,西安、成都、青岛的博物馆数量已达到百家以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渝高铁全线重难点工程任河特大桥首个0号块浇筑完成
- 文化中国行丨非遗的现代“漆”迹 严漆重绽家居新魅力
- 旅日大熊猫“香香”将回到中国 园长:希望找到好伴侣
- 哈俄总理举行会谈 增进关键领域合作
- 中储粮:2023年考核结果显示中央储备粮账实相符、质量良好
- 2024抖音电商国货消费趋势数据报告:“00后”“60后”成交订单量增幅大
- 云南:AI赋能野生动物观测 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 “青海玉树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动在京举行
- “00后”金牌技能人才共话“精”之内涵
- 车船人信息尽在掌握 从长江引航员的一天看智能引航
- 美专家:美国政府处理化学品泄漏事件不透明
- “地球一小时”北京主场熄灯活动举办 “冰丝带”成为熄灯地标
- 价格大跳水!免费接种要来了吗?
- 鼎科医疗与美敦力公司缔结战略合作,协力赋能创新产品落地
- 黑龙江省携十三市地向全球推介特色文旅资源
- 国际观察:中国绿色发展助力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
- 湖南省自然资源全要素统一市场上线
- 甘肃临夏乡村:老人3元钱吃“暖心饭” 天然气入户告别呛人煤烟味
- 海关总署: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口货物免税
- 《清末岭南五种卫生典籍校注》在广东出版
- 热门推荐
-
- 耄耋教授将中国古地理学推向世界
- 中国首部面向脑机接口领域的伦理原则和治理建议书发布
- 摄影作品看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糖”到“买卖全球”
- 一架从台北飞往香港的航班出现“紧急情况”返航
- 青海柴达木发现大型金矿 可创造潜在经济价值超200亿元
- 山东先行先试探索建设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综合试验区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2024年度发布系列活动举办
- 广州巨无霸城中村改造:告别拆迁暴富
- 寒潮启程影响我国 大风降温雨雪将组团上线
- 冬季风暴持续袭击美国多地 已造成至少83人死亡
- 湖南怀化中老班列前两月同比增长超300% 进出口两头旺
- 北京法院判定:演出门票不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
- 劳动节北京最高气温将升至27℃ 今夜大部地区有阵雨
- 湖南历史文化旅游联盟在南岳衡山成立
- “痛包”风靡年轻群体 带火潮玩消费
- 2023·国际面孔|创新与突破
- 台风“杜苏芮”致福建直接经济损失逾147亿元
- 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李永梅:26年深耕沃土的“田保姆”
- 美国东海岸地震后 纽约帝国大厦发文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