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讲述“生命的讯息和秘密”
“人这一辈子就像一条河,到时候就得拐弯。”8月20日,作为“首届山东省全民阅读大会暨齐鲁书香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著名作家张炜长篇小说《河湾》新书分享会在山东书城举行。《河湾》是张炜写作长河中的第23部长篇,他想在这部小说中尽可能多地讲述“生命的秘密和讯息”。分享会现场,张炜畅谈了他对阅读、好书的理解。
记者 师文静
积蓄更为深刻的哲思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河湾》是作家张炜沉潜五年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主人公傅亦衔在体面的表层生活下追寻超脱凡俗的“异人”,在目睹好友的挫败和恋人的蜕变后,独自走向河湾重建生活的人生历程。
作为半个世纪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张炜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关注着他所生活和穿行的“半岛”与中国。在《河湾》这部小说中,“半岛”仍然是小说人物流浪、寻觅、经营生活的地点:小说主人公的父辈们曾在“半岛”的土地上奔走,小说以文学的方式发掘不被史书记载的过往;而同一片土地上,人们仿佛站在当代生活的分岔路口上。《河湾》堪称张炜长河式写作中的一处回旋迂曲的景观,在河湾处沉淀激情,积蓄更为深刻的哲思,从往日转折流向当下生活。
《河湾》中,张炜悉心描绘了追求超脱凡俗的“高人”和“异人”,那么什么是“高人”?张炜说,“他们是难以遇到,也难以被复制和学习的人,能够在时代从众的潮流里,脱离到一边去过自己的生活。高人,最能够摆脱潮流,最能够活出自我,最能够在各种各样的热情、语言、动作、思想以及强烈的诱惑冲击之下,回到自己的角落进行思考和判断。”
张炜还向读者们分享了创作《河湾》的过程,在写作中,他关掉了手机与外界隔绝,写到头发很长、胡子拉碴,因此还被朋友笑称是“住在山洞里”。张炜称,提笔写这部长篇的初衷,是为了尽可能地真实、准确记录和再现自我生命河流里的这一段:“你如果足够朴实、足够诚恳,你今天的生活和昨天的生活一定是不一样的。《河湾》就是记录我这些年来的主要思考和经历。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和思考?就是因为我们珍视生命,不愿意无意义、廉价地度一天天的生活,我们要跟最有意义的生命去对话,去寻找最能够吸引我们的生命奥秘。”
书是丰富的生命矿场
借由《河湾》的创作体会和思考,张炜再次谈到“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好书应该是什么样的”等问题。
张炜说,讲到人和书的关系,实际上每一个人就是一本大书,一本由好多章节结构起来的书,而不同的书的表达和外在形式都不一样,有时候一些人一生沉默、话语很少,但同样是一部丰富的大书,只是我们没有读懂或没有更多机会和其交流;和书的交流,其实就是和生命的交流、和人交流,最有魅力的是人,最有魅力的也是书。“读书是不得了的一个事情,书不是一个简单的娱乐品,它不是我们生活中一般意义上的事物,在我眼里,书简直就是一个奥秘无穷的关于生命秘密的堆积,是信息的堆积、消息的堆积,是最能够吸引你生活下去的最丰富的生命矿场。”
那么什么是好书?张炜说,“哪一本书透露的生命接缝处很难表达的隐秘越多,它就是好书。隐秘不是简单的隐私,是一个人对爱、权力和金钱等事物的看法,是他如何对待既不可忍受又欢乐无比的生活。而哪一本书在讲大同小异的从众的故事,它就是平庸的书。”
张炜说,好书是很难遇到的,有多少书是令你惊讶、感慨、如饥似渴害怕读完的?有那种阅读吗?很难很难。“人们孜孜追寻好书的目的是什么?一部书最大的主人公就是作者,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企及那个在现实中够不着的卓越的‘高人’,强拉硬拽地要和他交朋友、要和他相处、要和他一起生活,这才过瘾、才有意义。如果我一生写出了这样一本书,我觉得也值得了。《河湾》是我第23次以长篇的形式作出的努力,去书写尽可能多的生命秘密,希望读者会觉得有意义,不会浪费时间。”
文学有能力大于生活
《河湾》新书分享会上,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兵指出,《河湾》关注着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现代性征候:“倦怠”,并不懈地追问:造成这种忙碌而不幸福的状态的原因是什么?摆脱“倦怠”如何可能?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顾广梅用“举重若轻”来概括小说《河湾》的气质,认为它用极轻的笔触书写时代中每个个体的生命经验,这些个体经验又汇成极重极大的整体精神的气象,在这个意义上,生活无处不是“河湾”,现代人的心之所至即是河湾;《河湾》证明了“文学有能力大于生活”。对于《河湾》的独特魅力,顾广梅称:“《河湾》的文字呈现两极的艺术张力,一种是强大的、理性的、哲学高度的气息;一种是激情澎湃、血肉丰满的,来自凡俗肉身,可以用我们的呼吸与之打通的生命实感,比如痛苦的、焦灼的、倦怠感的东西。我们每一个读者都会被这部小说的艺术力量、文学力量召唤到场,我们突然发现,它竟然有力量汇集了一个时代,把我们所有人的心汇集到一起,这是大作家才有的书写能力和写作魅力。”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月斌认为,《河湾》貌似是一部个人的成长史、精神史和心灵史,记录和预言的实则是时代的变迁,张炜小说的主人公在时代的巨变中,永远在用青春的状态思考、生长,寻找适合自我生长的安身之地。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启动 全新升级为“村K”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有望催生多个万亿规模产业
- 中国热作科研助罗布斯塔咖啡豆摆脱“工业豆”标签
- 百余野山参汇聚吉林抚松争“王”:三颗珍品夺魁
- 长江流域民间文化艺术在湖北咸宁交流展示
- “荒山污水”蝶变“绿色名片” 山东多元举措破译生态密码
- 春鲜味美,肿瘤病人需不需要忌口?
- 7月17日央行开展27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也门胡塞武装:击落一架美军F/A-18战机
- 打造中华文化超级IP 国家级非遗项目“老子祭典”揭牌
- 三部门: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
- 外媒: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被紧急送医
- 武汉铁路:冰冻雨雪致多趟列车停运,不要贸然前往火车站
- 乡村民宿的发展背后 新一代“乡村房东”如何转身?
- 摸得着的幸福:河北定州让老旧小区“好看”更“好住”
- “南昌国际湿地城市”卡通吉祥物“湿小鹤”出炉
- 山西太原:近两年缴获海洛因、冰毒等各类毒品超68公斤
- 2024日本友城青少年龙江行活动在哈尔滨启动
- 跑进武功山,享受户外天堂,2024第八届武功山越野赛成功开跑
- 专家支招立秋时节健康防护要点
- 热门推荐
-
- 她竞选美国总统胜算多大?民调给出她和特朗普的支持率
- 东部南部海域有大风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
- 《长相思 第二季》全球出海 将上线Netflix、Disney+播出
- 助力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
- 四川上半年大宗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5%
- 中新健康|高温袭来热射病多发 专家:关注中暑前身体发出的警告
- 黑河口岸气垫船客运开通 中俄旅客体验乘船跨境出行
- 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业务试点上线
- 新疆特色林果飘香广东 达成销售签约额近9.5亿元
- 日本宫崎县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
- 特写:时光渐远,伤痛铭记
- 乌军称再次突破俄乌边境 俄方暂未回应
- 朝鲜切断朝韩道路连接事件升级 韩军方首度回应
- 医保个账里的钱如何给亲属用?“我绑定谁=谁能用我的个人账户”
- 焦点访谈:加力支持“更新换新”
- 三城记
-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暂停播出
- 暑期档票房创影史新高 我们离电影强国还有多远
- 受寒潮大风影响 福建沿海42条客渡运航线停航
- “超级英雄”和特效大片怎么突然就没人看了?